[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光电影愿##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霸览谈影 2024-06-12 12:43:02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光电影愿##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这出戏,讲女神复仇记也好,完善废土世界观也好,衔接上部搞串联也好,说到底有件事没什么不好承认的,那也是从我童年啥是废土都搞不清在电视上看到第一部《疯狂麦克斯》时,从直觉上就完全清楚的——

这种电影,固然也不乏魅力非凡的人物,奇异怪谲的情节变化,但真正的主角永远是大卡车、大引擎、大油箱、大爆炸,是黄沙滚滚里的狂追滥撞,是枪弹横飞烈火焚袭后的尸骸遍地,是蓬头垢面凶神恶煞打了鸡血一样互相投掷致命武器,是看到一具全尸都如沙漠遇绿洲般奢望的末世残象。

看不厌的原因无他,唯有动作编排登峰造极。乔治·米勒镜头下的飞车大乱斗,既不是《速度与激情》把车体拍成武林高手的类型偷换,也不是《碟中谍》突出演员身体危险的特技颂歌,反而暗合的是一种经典谍战片的车戏思路。

各种机关武器乃至车体本身结构,恰好能对付一波波攻击,敌人甚至非常讲究“武德”,恰好按照这些武器的观赏程度、破坏规模来轮流触发,造成功夫片一般来招拆招的攻防。尤其007系列《金手指》和《择日而亡》这两部极有代表性,你若看过基本会秒懂上述描述。

谍战片动作场面规模有限,同样的创作结构一旦沿用到废土悍战的《疯狂麦克斯》系列,顺理成章置换成更大更强更远,无所不用其极就对了。

从小巧玲珑的阿斯顿马丁跑车,换成了几十米长的双节油罐大卡车,从机关枪、弹射椅、火箭弹换成了尺寸大得多、摧毁猛得多、用法也更加因地制宜百无禁忌的任意零部件。

从一人在驾驶舱里操作机关,到一群主角配角奔前跑后,上窜下爬,从空中到车底,见招拆招地对付陆地空中三百六十度全方位侵袭,动作上的花样变数层出不穷。

动作大片常被称为爽片,其实一味地堆大场面、搞大破坏,非但不担保能换来爽,甚至可能让人昏昏欲睡,这方面的例子可参考票房惨败榜上的好莱坞巨制。

而乔治·米勒抓住了爽片的一种核心,无非四个字“恰好有招”。敌人换着姿势来攻,恰好撞上枪口,主角换着花样防守反杀,将来兵除灭殆尽之际,己方招数差不多也堪堪用完(放在谍战片是汽车报废,疯狂麦克斯则是人马弹药耗尽),以此制造“使出浑身解数终能脱险”的离场感,把筋疲力尽的情绪宣泄到位。

“恰好有招”这一手,钱少有钱少的姿势,哪怕两人室内肉搏也能拍得极爽,钱多更有钱多的豪横,供主创漫天撒币地挥洒战术想象力,不管拍多长都不会让人疲倦,只会越看越兴奋。

一旦大原则确立,只要编导创作力跟得上(当然符合条件者凤毛麟角),后面执行不掉链子(也得有成熟的工业体系支撑),出来的动作桥段就几乎不会因镜头语言过时、特效水平落后而被时代淘汰,反而能进入流行文化代代相传。

老三部《疯狂麦克斯》已近半个世纪,追逐戏在今天看来依旧无比上头,九年前的《狂暴之路》每逢重映一票难求,迄今是新世纪爽片代名词,更证明米勒的招数管用。不出意外,《狂暴女神》中的围攻卡车、挖掘机拦路,也会成为许多年后被人反复品嚼的桥段。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