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4日,正在打渔的刘云华夫妇,发现船只剧烈地摇晃起来,水底有大东西到来了。这时候的刘云华万分紧张,水底下的大东西一直徘徊在附近。 刘云华紧张的盯着水面,突然他看到一个长长的东西,他再三思索后做出了决定。 把情况上报给了宜宾南溪县渔政站,渔政站工作人员收到消息后十分慌张,火速赶往了现场,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 原来他们发现了长江白鲟,这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已经十几年没有出现过了。 白鲟的发现地在宜宾涪陵溪江段,这里地形十分险恶,而白鲟又误入刘云华的渔网中,生命状态很差,救援工作在这里很难展开。 于是相关人员就决定把白鲟转移到宜宾附近的白沙湾水域,那里很合适救援工作的进行。 #长江白鲟灭绝# 说干就干,救援组立马展开了工作,不过白鲟可不知道这些人是来救它的,拼命地挣扎了起来,再加上白鲟皮肤光滑很难控制,救援组人员就改变了战略,从附近的老乡家拿来毛毯再配以衣服,把白鲟完全包裹起来,装进了渔船中。 为了保证白鲟的安全,还专门派了四个渔民看护它,不断地把江水舀进船舱,给白鲟换新鲜水。 到达白沙湾后,白鲟被转移到了带有网箱的囤船上。 这时候消息已经传开了,我国首席鲟鱼专家——危起伟教授立马前往宜宾,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专家都飞往了宜宾,参与救援。 从发现到转移已经快一天时间了,夜晚的江边气温骤降。救援人员不畏寒冷一直观测着白鲟的生命状态。 人们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白鲟在水中有些侧翻的现象,要知道鱼翻肚露出水面都是死亡的前兆。白鲟危在旦夕,可各类专家还在赶来的路上。 危起伟教授得知消息后,在电话中让人做了一系列措施,让工作人员扶正白鲟身体,维持基本呼吸。救援组的人得知后直接跳进江水中,忍受着刺骨的寒水,硬生生坚持了一夜。 等专家教授们赶到的时候,白鲟已经恢复了一些状态。 见此专家们展开了全方位的检查,这是一只雌性白鲟,大约20岁,体长3.52米,重160公斤,并且白鲟体内已有数万颗鱼卵。不过它身上有两个10cm左右的伤口,分布在头部和尾部,需要缝合治疗。 危教授根据实际情况立马做出了决定,就在这里实施手术。 众人把白鲟抬上来后,就不断给它浇水,里面掺有麻醉剂,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缝合伤口了,一共缝了24针。 时间虽然只有8分钟,可每分每秒都让人提心吊胆。为了保障后续的工作,还在白鲟背部装了声纳跟踪器。专家们想用这种办法找到白鲟的聚集地和繁殖地。 治疗好后,专家们决定把白鲟放生,因为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产卵了。 在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白鲟的生命状态一切正常,救援组把白鲟抬出了网箱,放到了江中。 一入江水,白鲟欢快极了,一摆尾,就游向江心,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不过专家们早有准备,跟随声纳就追了过去。 一开始,白鲟是顺流而下。不过第二天,就逆流而上了。可能是身体没什么问题了,决定回家了。 这让专家们兴奋极了,这可是世界上第一例活体白鲟追踪,如果能够发现什么,那将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天不随人愿,1月30日,船只不小心撞上了江中的礁石,不能继续前进了,专家们也失去了声呐的信号。 接下来的几年里,危教授带领着团队,不断在江面搜索,可一直没有进展。 这次过去之后,长江白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长江白鲟是长江流域特有物种,是“中国淡水之王”。一般体长在2米以上,历史最长记录是7.5米。体重可达300公斤。又称中国剑鱼、象鱼。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外加环境的恶化,白鲟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到后来发现的白鲟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长江白鲟灭绝!白鲟陪伴了地球1.5亿年,还是没逃过消亡的命运! 2003年的那惊鸿一现是最后的背影!#长江白鲟灭绝#
2003年1月24日,正在打渔的刘云华夫妇,发现船只剧烈地摇晃起来,水底有大东西
海诚看趣事
2024-07-08 17:09: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