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扮演的贾元春成梅,在演见贾政这场戏,她在帘子后面,眼泪汪在眼里,嘴唇

苏小姐的声色 2024-09-02 14:01:18

1985年,扮演的贾元春成梅,在演见贾政这场戏,她在帘子后面,眼泪汪在眼里,嘴唇颤抖,微表情到位,嘴里说着客套话,这场戏她准备了一年,怎么拍胸有成竹。戏拍完了,她一看却愣住了,:“我的脸呢?” 这场戏,导演基于自己的考虑,以一道珠帘为界限,将这场父女相见,拍成了远景,女儿在上,父亲在下,压迫感十足。 即使父女情深,但此刻身份悬殊,元春代表的是皇权权威,尊卑有别。 成梅为这场戏,做案头笔记,听课培训,已经准备了整整一年。年少离家入宫,孤身一人,却要成为全家人的靠山,宫里又是争斗险恶,见不得人,离家这么多年才能回家一次,此刻内心的情绪必定是十分复杂。 和女眷见面,还可以抱着哭泣一场,而面对父亲,却只能隔帘向往。 此刻成梅的情绪已经酝酿到位,眼泪汪到眼里,跟父亲诉了苦,得到的却是客套的回复。 因此此刻的元春,微表情十分丰富,耐人寻味,有难过,有失落。 结果,拍的全是远景。换谁不失落呢。 成梅在拍摄贾元春之前,已经拍过一些戏,还曾是个戏剧演员,但此刻她的正式单位,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 当初她进剧组,是作为宝钗的候选人,长相圆润的她,也颇有几分宝姐姐的样子。成梅也这么觉得,你让我演宝钗,那我就是宝钗。 但王扶林后来觉得,成梅年纪大了,演宝钗不大合适,让她演元春。 这倒是让成梅为难了,觉得自己个子矮,长相也不够雍容华贵,演元春会不会差一点? 王扶林导演却很好看:就是你了就是你了。 后来贾元春的扮相一出来,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书中并没有写清元春的年龄,但推算一下,大概也就20岁出头,但由于她从小在深宫长大,肯定是偏早熟的,个性谨慎稳重。 所以成梅胶原蛋白满满的脸蛋,和年龄相符,淡定的眼神和稳重的仪态,又和身份相合,将这个贵妃诠释得恰如其分。 对比之下,10版的元春太老气,关晓彤的版本又太过稚气。 自成梅演绎后,贾元春一角很难再有突破了。 元春省亲这场戏,虽然看似只有一场,当年也是辗转了4个拍摄地,时间跨度也不小,成梅的演绎,也不会给观众带来没有任何跳戏的感觉。 当年的演员大都有戏曲功底,哪怕主业并不是演员,但基本功扎实,对角色又有敬畏之心,肯下功夫研究探索,因此完成度都很高。 成梅也不止演过元春,她两次扮演宋庆龄先生,是我觉得扮相最为神似的一个演员,她的扮相,典雅大方,温婉慈爱,宛如宋先生本尊。

0 阅读:0
苏小姐的声色

苏小姐的声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