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皇史宬旧影金匮石室历史尾图少见

蓝大的世界 2024-09-05 00:22:21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皇史宬建成于明嘉靖15年7月,建造地点选在东苑今南池子一带,规制与南京北京之斋宫相同,工程耗时两年,主要建筑有皇史宬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庑殿式正殿全石砖雕砌,无梁无柱,建在高2米的石台基上,绕以汉白玉护栏,面阔9间,黄琉璃筒瓦拱券式无梁建筑。额枋斗拱门窗均用汉白玉雕成,额枋上施描金旋子彩画。殿门5券,均为两重。殿内筑有高1.42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置雕云龙纹镀金铜皮樟木柜152个,山墙上有对开的窗,以使空气对流。整个建筑与装具设计完美,做工精良,功能齐全,华贵耐用,既能防火、防潮、防虫、防霉,且冬暖夏凉,温度相对稳定,极宜保存档案文献。后隆庆年间和清嘉庆年间屡有修缮,今存大殿等建筑即为明构。 🎇皇史宬所沿袭的是汉时金匮石室制度。汉长安城未央宫北建石渠阁为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建天禄阁为藏典籍,两阁逐渐演化成汉代的国图和国档。至清,乾隆帝还将收藏的古代书画和古籍分别命名为“石渠宝笈”和“天禄琳琅”,足见影响深远。后朝隋文帝的洛阳观文殿、唐长安城的宏文馆和崇文馆、宋太宗在开封的崇文院等,皆为皇家书档藏所。 🎇《日下旧闻考》援引《燕都游览志》注释:“宬与盛同义,《庄子》以匡宬矢,《说文》曰宬,屋所容受也。”帝王的实录圣训,当是最正统正确的文史汇源,此即定名之寓意。皇史宬主要收藏皇族的玉牒、历代皇帝的实录圣训等,清代将门额的字形改成了左汉右满,还把107颗将军印信存放于皇史宬,另贮《大清会典》等。两侧配殿还保存过内阁题本的副本,此外明代的档案入藏后不再取出,“即辅臣亦未易索而读之”。 🎇金匮石室的最后一位使用者是袁世凯,他仿照清代秘密立储的制度,在西苑淑清院万字廊修建石室金匮,内藏嘉禾金简,纸为金箔,其上以麦穗和禾苗为底纹,故名嘉禾。金箔纸的上下端分别写有兆民托命和M国万年,中间是袁确定的黎徐段三位总T候选人的名字,并规定开选之日由副总T或国务卿指任会员十人,监视开启尊藏金匮之石室,恭领金简到会并当众宣布,就被推荐三人中依九条之规定投票选举。黎元洪依此程序宣布就任第二任大总T后,石室金匮制度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1⃣️-8⃣️为50年代后期修缮留影 9⃣️下为西苑淑清园万字廊的袁氏石室金匮,后边就是天坛的双环万寿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