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毛病的人难入菩提道! 请所有人扪心自问一下,当遇苦、受苦、知苦、觉苦时,

文化事昌秀说 2024-10-14 20:22:04

有这种毛病的人难入菩提道! 请所有人扪心自问一下,当遇苦、受苦、知苦、觉苦时,当下生的是什么心?怨心还是厌心? #分享佛系觉悟# 常人遇苦心生抱怨,以为都是别人惹的,是外界造成的。这样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多生苦恼、热恼。 反之,如果生厌心,了知苦之真相,则能从厌离心到出离心,再到回向心。 古德有段偈子: 怀恨难入菩提道,应修宽恕及慈悲; 成功不由别处得,唯依忍耐天下平。 一般人最常见的毛病,是口头上强调学佛,行为上却不知能做到几分? 不妨再自问:佛有慈悲,自己有学到佛的慈悲吗?佛有喜舍,自己有学到佛的喜舍吗?佛有忍辱,自己有学习佛的忍辱吗?佛有智慧,自己有学到佛的几分智慧?佛没有执著、没有计较、无不放下,自己能像佛一样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吗? 如果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这才算是“学到佛”了。 从怨心到悲心 有的人人在生活中,经常一点事不顺己心,就马上起无明瞋火,殊不知人在起瞋心时,最容易造罪业,自然不容易入菩提道。 与人相处,不懂得心怀仁慈,只会盲目瞋恨嫉妒,也难以契入佛道。 因此,我们应广修宽恕与慈悲,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态度行事,将人我立场对调,将心比心,就能事事顺遂。 从忍辱到菩提 有这么一则寓言: 大殿里,大磬对佛祖抗议:“佛祖,我们同样都是铜铸的,可是信徒一进佛殿,就向你献花、供果,为你上香,礼拜也是对着你。而我,不但享受不到同样的待遇,他们还要敲打我,说什么‘拜佛不敲磬,佛祖不相信’,这真是太不公平了!” 佛祖说:“大磬!你不要怨恨,也不要生气。要知道,当初人们铸造我成为佛像时,是忍受了多少苦吗?耳朵多了一点,就挖削刻凿;脸部高了一些,就敲打搥整,我是经过了多少敲敲打打、削削挖挖的种种辛苦,千锤百炼之后才成为佛像的。你呢?不能忍耐,人家一敲,你就‘嗡嗡……’的叫了起来,当然对待就不一样了!” 古德这段偈语告诉我们,要想成佛作祖,就必须修慈悲与宽恕,以忍耐来增强自己的力量。 忍是智慧,忍是力量,能忍,就能接受,就能担当,就能处理,就能化解,忍耐的功德可以成就每一件事情。 在佛教的种种修持里,忍耐的法门比布施、持戒都来得困难,功德也来得殊胜。能忍,自然会产生力量,事无不成;能忍,自然能泯绝是非,天下太平。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腾落

腾落

3
2024-10-15 12:16

佛陀是见人不顺眼就起杀人之心

感恩有你 回复 11-20 00:06
乐子[抠鼻]

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

1
2024-10-15 08:09

南无阿弥陀佛

文化事昌秀说

文化事昌秀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