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以前的书影音记录,只能感叹年轻真好,虽然身体一直谈不上强健,但年轻时的精力和对未知的渴求总能突破自己创造的上限——比如早上七点到学校在操场上跑几圈,然后七点半进教室早自修,一整天上课喊得声嘶力竭+批改一百多份作业或试卷+开大大小小的会议+写各种计划总结、八股文章、科研论文+新闻通稿(有时还要外出开会);到家最早五点半左右(最晚到深夜一点),家事一大堆不提,等坐下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时通常八九点已过,还能看上一部(不太长的)电影,临睡前读上几十页书,睡着都快半夜;而清早六点就要起床!我都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旺盛精力,可能愈是工作到灰头土脸,就愈发需要某种精神力的极大支撑,否则人真的会垮掉,这是属于我的独门仙气,吊足精神。有人问我怎么坚持下来,根本不是什么坚持,是我全身心的需求,在最糟糕的年份,疯狂读书看电影是我的解毒剂。
反而是近几年,愈是安逸,愈是疏懒。书影音的数量大幅下降,读书的速度明显变慢,而且遗忘率很高;看电影的需求也在收缩,除了基本不再看院线新片,在家看电影的时间也在减少,看剧成为主流,只有系统性的影展才会再次激发观影的热情,且愈发沉迷于重温。
终于也是来到看不动的一天——以前很难理解有些影迷因忙于现实之事而远离书或电影,人的精力很难不被琐事牵扯;不过最可怕的还是自身的气力在时间的洗涤下终究稀薄起来,以前凭着一口气和一身蛮力横冲直撞,现在终于一切都慢下来,人生就是在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