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精妙在于配伍:常用“铁三角”健康科普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精髓在于药物的精妙配伍。通过药物的相互协同作用,可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目的。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铁三角”配伍,供您参考和收藏。 一、颈椎病常用——葛根、羌活、桂枝 颈椎病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所致。葛根,性凉味甘辛,善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兼能舒筋活络;羌活,性温味辛苦,善散风寒湿邪,止痛通痹;桂枝,性温味辛甘,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三药合用,风寒湿邪得散,经络痹阻得通,颈椎病之症自除。 二、血管堵常用——丹参、川芎、三七 血管堵塞,多由瘀血阻滞所致。丹参,性寒味苦,善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川芎,性温味辛,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三七,性温味甘微苦,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为伤科要药。三药合用,瘀血得散,血脉得通,血管堵塞之症自消。 三、失眠常用——枣仁、丹参、夜交藤 失眠之症,多由心火旺盛,烦躁不安所致。枣仁,性平味甘酸,善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丹参,活血化瘀,兼能清心除烦;夜交藤,性平味甘,善养心安神,通络祛风。三药合用,心火得降,心神得安,失眠之症自愈。 四、寒痰常用——陈皮、芥子、姜半夏 寒痰之症,多由脾肺阳虚,水湿不化所致。陈皮,性温味辛苦,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芥子,性温味辛,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姜半夏,性温味辛,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三药合用,脾肺得温,水湿得化,寒痰之症自除。 五、鼻炎常用——苍耳子、细辛、辛夷(注:原文“辛黄”可能为误写,应为“辛夷”) 鼻炎之症,多由风寒邪气侵袭,鼻窍不通所致。苍耳子,性温味辛苦,善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细辛,性温味辛,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辛夷,性温味辛,善发散风寒,通鼻窍。三药合用,风寒得散,鼻窍得通,鼻炎之症自愈。 六、腹胀常用——枳实、枳壳、厚朴 腹胀之症,多由脾胃气滞所致。枳实,性寒味苦辛,善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枳壳,性微寒味苦辛,能理气宽中,行气消滞;厚朴,性温味苦辛,善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三药合用,脾胃气滞得行,腹胀之症自消。 七、便秘常用——决明子、荷叶、麻仁 便秘之症,多由大肠燥热,津液不足所致。决明子,性寒味甘苦咸,善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荷叶,性平味苦,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兼能润肠通便;麻仁,性平味甘,善润肠通便,滋养补虚。三药合用,大肠燥热得清,津液得滋,便秘之症自解。 八、止汗常用——龙骨、黄芪、浮小麦 汗多之症,多由气虚不固,营卫不和所致。龙骨,性平味甘涩,善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黄芪,性温味甘,善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浮小麦,性凉味甘,善益气除热,止汗。三药合用,气虚得补,营卫得和,汗多得止。 九、疏肝常用——柴胡、香附、薄荷 肝气郁结之症,多由情志不畅所致。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善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解表退热;香附,性平味辛微苦甘,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薄荷,性凉味辛,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三药合用,肝气得疏,郁结得解,情志自畅。 十、止痛常用——细辛、元胡、丁香 疼痛之症,多由气血瘀滞所致。细辛,性温味辛,善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元胡,性温味辛苦,善活血行气,止痛;丁香,性温味辛,善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三药合用,气血得通,瘀滞得散,疼痛自止。 十一、化瘀常用——红花、当归、三七 瘀血之症,多由跌打损伤,或久病入络所致。红花,性温味辛,善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当归,性温味甘辛,善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三七,活血化瘀,消肿定痛。三药合用,瘀血得化,新血得生,瘀血之症自消。 十二、肤痒常用——苦参、黄柏、地肤子 肤痒之症,多由湿热蕴结,或血虚风燥所致。苦参,性寒味苦,善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黄柏,性寒味苦,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地肤子,性寒味苦,善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三药合用,湿热得清,风燥得润,肤痒自止。 十三、头痛常用——天麻、川芎、藁本 头痛之症,多由外感风寒,或内伤瘀血所致。天麻,性平味甘,善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川芎,性温味辛,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藁本,性温味辛,善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三药合用,外感风寒得散,内伤瘀血得化,头痛自除。 总之,中药的精妙在于配伍。通过合理的药物组合,可以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目的。然而,中药虽好,也需对症用药,切勿盲目服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中药精妙在于配伍:常用“铁三角”健康科普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精髓在
曾大谈知识
2024-11-09 14:39:53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