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一33岁女子卖烧饼,天天4点半起床,夜里11点才休息,每天辛辛苦苦,卖几千张烧饼干了12年,不料却将所有积蓄给弟弟买房买车,连烧饼店也过户给弟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安徽省的一座小城里,潘女士已经默默坚守了十二年的烧饼摊,每天凌晨四点半,她便起床准备食材,直到深夜十一点才结束一天的忙碌,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毫无改变。 烧饼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每天大约能卖出三千多张烧饼,吸引了大量回头客,成为了当地的网红小吃,然而,这样一个勤劳肯干的女人,却因为一个令人心酸的原因,一直处于单身状态。 潘女士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贫困,她有一个年纪比她小的弟弟,父母早年身体不好,潘女士从小便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十五岁那年,她因为家里的经济困难而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她并不挑剔工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怕是最辛苦的活,只要能让家里的生活稍微好一点,她便心甘情愿。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她并没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能不断地换工作,挣的钱大多寄回家给父母,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减轻父母的负担,让他们少操一点心。 在一次打工中,潘女士的勤奋和肯吃苦的精神打动了一个做烧饼的店老板,老板决定教她做烧饼,潘女士也没有辜负老板的期望,很快掌握了技巧,做出来的烧饼酥脆香甜,连师傅都赞不绝口。 十八岁那年,潘女士决定自己做烧饼生意,开始了沿街叫卖的生活,起初,顾客寥寥,但她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每天早起做饼,虽然生意很艰难,但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总会有回报。 果然慢慢地,顾客开始注意到她的烧饼,口口相传,她的烧饼摊生意逐渐火了起来,随着生意逐渐好转,潘女士省吃俭用,终于攒够了资金,在镇上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烧饼店。 她依旧每天早早起床,夜深才休息,每天仅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他时间都用来做烧饼和照顾店铺。 生意虽然红火,但潘女士始终过得很简朴,她并没有因为收入增加而过上更好的生活,反而把赚来的大部分钱都寄回家。 她把自己的积蓄大部分用来支持弟弟,帮助他买了房子和车子,甚至为弟弟的未来安排好了一切。 潘女士并不觉得这些做法有什么不妥,她认为这是作为姐姐应尽的责任,尽管她的生活一直没有改善,但她觉得只要家里人过得好,自己就很满足了。 她的弟弟也并不懒惰,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里,帮助潘女士打理烧饼店,潘女士把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弟弟,也毫不犹豫地将烧饼店过户给了他,完全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弟弟。 她甚至表示,只有等弟弟结婚后,自己才会考虑婚姻问题,潘女士的这一切无私奉献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她的行为引来了许多网友的热议和批评。 很多人觉得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家庭中,却忽视了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有人称她为“扶弟魔”,认为她的做法过于无底线,甚至连自己的婚姻和未来都不顾及。 对此潘女士并不在意,她并没有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她说,她只是想让家里过得更好,而自己并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 虽然潘女士的事迹广为流传,很多人对她的无私奉献表示感动,也有不少人觉得她过于自我牺牲,无论是批评还是赞扬,她始终坚守自己的选择,不为任何人的眼光所动。 她并没有后悔自己为家庭做出的付出,反而在这份付出中找到了自己的满足感,对她来说,家人的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成就。 潘女士的故事让人深思,她的生活选择或许并不符合很多人眼中的“理想”,但她却为自己的决定承担了责任,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对家庭的爱,并通过辛勤的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尽管外界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生的定义因人而异,真正重要的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潘女士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背后的理由和意义,不必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只要自己觉得对,就勇敢去做。 在她的人生中,或许并没有拥有婚姻和家庭的传统意义上的幸福,但她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那就是为家人付出,看到他们的幸福,自己也感到快乐,对于潘女士来说,这就是她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标。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2022年11月27日““卖饼12年给弟弟买房买车”当事女子:不在意扶弟魔说法,家里好我才能好”
2022年,安徽一33岁女子卖烧饼,天天4点半起床,夜里11点才休息,每天辛辛苦
如梦菲记
2025-03-07 14:43:08
0
阅读:221
用户10xxx91
还收弟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