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可曾想过,我们每天刷到的海量文字、视频,有多少真?多少假? 这几天有个消息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3-12 20:54:54

朋友们可曾想过,我们每天刷到的海量文字、视频,有多少真?多少假? 这几天有个消息,杨坤要向嘲讽、污辱他的人反击了。歌手杨坤被网友群嘲时,某主播靠模仿他的"痛苦表情包"狂揽百万点击;等杨坤要起诉这个模仿者,马上又有新主播炮制"万人力挺杨坤"的视频,该主播一脸正义:这次呀,网友们出奇一致地支持杨坤,好多网友说了“早都该告了”…… 我很好奇,想看看“正义”的网友们如何支持杨坤,可点开评论区,满屏都是网友的"我从来没支持过"——可笑不?意外不?反差不? 这场闹剧就像照妖镜,照出了网络时代最吊诡的真相。 现在的网红们早已不满足于当观众代言人,他们开始批量生产"民意"。昨天可以把你捧成英雄,今天就能把你踩成小丑,全看哪种人设更能刺激点击量。 我们这些看客也成了戏中人。算法推送的每个"反转剧情",都在测试我们的情绪燃点;每条精心设计的"民意潮水",都在冲刷我们的判断力。有主播坦言:"在流量平台,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观众相信这就是真相。"“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有流量!” 这让我想起以前胡同口的大字报,人人都急着表态,可谁又敢说自己看到的不是别人想让你看的?如今不过是换了个更精致的、更科学的舞台。 六十岁的我总想起老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在这个人人举着摄像机的时代,眼睛看见的,也许正是别人设计好的"景"。下次再看到"万人支持"的标题,不妨多问一句:这究竟是民意的声音,还是流量齿轮的轰鸣? 你被民意代表了吗?你代表了民意吗?

0 阅读:1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