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何须记账本?爱到无心是青山。手足之情不求谢,守望江河自向东! 开篇的这首诗,是我在屡屡读到同一类文章后,由感而发挥泪写成的。 朋友肯定也经常刷到这类文章:说活到多少多少岁,才真正看清了人性的丑恶,什么亲情不亲情的,连兄弟姐妹也不亲了。有难的时候帮助这个,帮助那个,出钱又出力,掏心掏肺的付出,到头来,没有一个人说你好,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的情…… 这样的文章很有情绪价值,往往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奇高,说明“同理心”的人很多。 我读到这类文章,总感觉很别扭。作为家族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孩子,我很能理解这种困惑:我大学毕业后,对家庭也总是“付出”得多,侄儿上学的时候,我专门给他办了张卡,他只要有要求,我这边再困难也抓紧时间往卡里存钱;家里盖房,虽然没有我的份,但我还是要出我的那份;父亲去世办丧,我要比哥哥姐姐们出得多;每年回老家过春节,我的外甥侄子(现在有孙子辈了)有十几个,每个人都是大红包。父亲在世时每年都要提前嘱咐“意思意思”就行了,但我总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以前哥姐们对我的爱,我觉得亏欠他们太多。 我这样做的时候,没有觉得这是在“付出”。我即使“付出”了,哥姐们也从来没有对弟弟说声“谢谢”,但我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这个弟弟没有出息,混不下去,他们肯定会帮我。 走出半生才明白:亲情不是交易,而是本能。每次回老家,三嫂们总会悄悄在我行李箱塞满腌菜、菜干、红薯干,二姐会把她今年收的最好的芝麻留给我,大姐则会安排外甥去最古老的水磨坊为我磨最原始的面粉。 心:付出时是本能,计较时便成了生意 血缘是天然的羁绊,却不是永恒的保险。亲人之间最怕用"投资回报"的心态去丈量情分——你记挂的每一笔账,都会变成扎向彼此的刺。 爱,像微风:表达爱的方式千万种 有人习惯用拥抱说感谢,有人只会用热汤面表达牵挂。不是所有亲情都需要语言包装,沉默的守望何尝不是另一种深情? 温暖,像太阳:别让"应该"困住彼此 当帮扶变成道德绑架,当付出变成情感勒索,再浓的血缘也会稀释。真正的亲人,是既能共享甘甜,也能尊重彼此的边界。 走过半生终于懂得:与其纠结"该不该记得我的好",不如把每一次付出当作心甘情愿的选择。那些没被说出口的感恩,或许正藏在老屋门前的柿子树下,藏在年夜饭氤氲的热气里,藏在某个你生病时突然响起的乡音中。 血缘之外,更需经营。愿我们既有付出的勇气,也有不计较的豁达。
血缘何须记账本?爱到无心是青山。手足之情不求谢,守望江河自向东! 开篇的这首诗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4-04 18:59: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