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苏联一代人,而没有说打光中国一代人?

宁云静说漫 2025-03-12 22:07:43

这么来讲,苏联有“一代人”是被坦克履带无情碾碎,而中国的“一代人”则长眠于三千万座无名坟冢之中。1945年的柏林战役,红军士兵平均存活时长竟不足24小时,莫斯科公墓内整排整排的墓碑上,镌刻的出生年份多为1923年。反观南京大屠杀中30万冤魂,能知晓生辰八字的却不到十分之一。

数据最具说服力。苏联战前人口达1.9亿,战争中战死2700万,适龄男性死亡率超80%。哈尔科夫拖拉机厂1941届技工班,56人奔赴前线,到1945年,仅有3个截肢者存活。中国当时四万万同胞,伤亡达3500万,且分散于22次大会战、1.1万次小规模战斗里。淞沪会战战况最为惨烈时,桂军六个师投入战场,短短72小时便整建制覆灭,可这些广西青年的名字,大多只在花名册上留下一个红叉。

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也极为关键。苏联将二战塑造成“伟大卫国战争”,托尔斯泰式的悲壮叙事需要具体的人物形象。在朱可夫的回忆录里,每位阵亡士兵都有一位在莫斯科郊外夜晚哭泣的母亲。而中国的抗战记忆融入十四年漫长血泪,台儿庄的敢死队、长沙大火中的百姓,都化作民族苦难的模糊背景。

人口基数的差异则最为残酷。苏联1923年出生的男性约170万,到1945年只剩下不到30万。中国1937年20岁的青年约1000万,即便半数伤亡,仍有500万能够参与山河重建。这就好比两杯水,苏联把杯子里的水喝得一干二净,中国虽洒出半壶,却还有长江黄河作为源源不断的补充。

1 阅读:18121

评论列表

闲来无事

闲来无事

187
2025-03-13 22:03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万古长存。抗战中牺牲的绝大多数人没有留下名字。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64
2025-03-13 09:13

战争机器一开,死的大多为青壮年,

越蛮 回复 03-14 23:47
但是如果青壮年不上前线,就是大家一起死。

江东曹氏 回复 03-15 09:37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年青人战死了,那么儿童和老人也都得上战场

用户10xxx52

用户10xxx52

40
2025-03-13 21:35

苏联的战死者不见得是男性军人,主要是饿死病死冻死被杀的百姓。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32
2025-03-14 21:46

人口基数不一样,加上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国家鼓励生育,短短的三十年时间人口翻了一翻,从解初的4.5亿猛增到十亿

呵呵 回复 03-16 10:44
鼓励生育是苏联四十年代首先提倡的,一位母亲有十个儿女,授予英雄母亲。

小刚 回复 03-17 01:19
要不是这个时间段太苦了人口在这个基础上还能翻翻🥲

爱的神迹

爱的神迹

15
2025-03-15 15:08

人口问题还是毛主席有远见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9
2025-03-16 08:12

敬那些有名无名的英雄!

peace王

peace王

9
2025-03-16 21:50

苏联战死的多些,战场上死的确实是青壮年男人多些……咱们因战争死亡的人,包括了老幼妇孺以及战士……他们确实能按一代人说。

三碗

三碗

4
2025-03-30 19:14

苏联那时和我们一样,老弱妇孺,是个人都上了,已经是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了[哭哭][哭哭][哭哭]

祺哥

祺哥

3
2025-03-15 08:01

不要认为日本友好

用户13xxx54

用户13xxx54

3
2025-03-19 19:42

柏林战役苏军要是这个死亡率还打个啥?生存不超过24小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故事的起点李佳玲

故事的起点李佳玲

2
2025-03-15 18:05

什么时候灭日本

人累心更累

人累心更累

1
2025-03-17 17:11

抗战时期中国每年出生 900 万左右,

宁云静说漫

宁云静说漫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