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了30天老师,有的学生整整写了30篇作文!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兴趣是写作最好的老师。 我是从上初中就立志要当一名语文老师的,所以在求学期间,除了学习,就是琢磨怎样把这个语文老师当得合格、出彩。 四年大学生活快要毕业了。毕业季的那年正月十五,我们学校组织实习,那时候还是统一实习,我们班级的三十多名同学被分到开封县的各个中学。我和同寝室的两名同学被分配到一所比较偏远的农村初中。 这所初中只有三个班,一二三年级各一班,我选择了初一。这个班只有二十多名学生。当时正值农忙,初一的语文老师是民办老师,说要帮助家里种棉花,就把语文课全权委托给了我。 当时我又惊又喜:惊的是第一次站讲台就被推为“主角”,有点害怕;喜的是全权代理,意味着有大把的自主权,可以自由实施我酝酿了多少年的“教学理念”。 第一节课,我竟然没有怯场的感觉,可能是准备充分吧。我没有选择按部就班讲课,总结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我给学生们念我以前上高中时在全县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文。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明显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然后分析这篇作文为啥能获奖:一是真情实感,二是行文流畅。我告诉同学们,就抓住这两点,然后写起来、读起来。写的过程中,你会去观察生活,会自觉地积累素材;有了写的过程,你就会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融入作者的情感,你就会理解课文的思想和感情,掌握文字的技巧和脉络…… 这堂课结束以后,我布置的作业就是写一篇作文:写你熟悉的人物,不熟悉不写,不要去编故事,没有熟悉的人,就写熟悉的事,总之你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前提是:交待明白即可…… 到下午放学,全班的作文都交上来了。我批改了一晚上。写得好的,我批改得就仔细,有的学生的批语比作文差不多长。这是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无疑给他们带来了莫的鼓舞。第二天讲课文,我鼓励他们看谁能讲两句,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们在犹豫中举起了好几双小手…… 在一个月时间里,我基本上就按这个套路:讲新课文前,让学生先在预习的过程中仿写自己和作者类似经历的事情;在分析课文的时候,让他们自主发言,把自己代入进去,从各自的角度来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和描写。期间我正式布置的作文好像只有三次,可是在我实习的一个月里,有两位女生竟然整整写了30篇作文。 前几天看到有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我当时的“教学理念”非常相似,他说他的语文课从来不讲课文,但是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我觉得这就是抓住了语文的本质。可是下面很多跟帖评论者却不相信,也多有不赞成者,有的说“估计教育局通不过”,有的说“样板课恐怕也通不过”,有的还是这是老师太懒,只能叹息! 可惜后来阴差阳错没有当成老师(我在另一篇文章写过这事),如果……哎! 我的理念是:语文的课堂,从时间来说不是45分钟,而是除了睡觉的时间都是它的课堂(甚至睡觉都可以在构思诗篇);也不是一学期一本的几十篇课文,而是生活中的一切,一切,一切。如果你教给学生观察、感悟、积累的方法,他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学数学的时候在学语文,学英语的时候还是在学语文,吃饭看菜谱都是学语文……这就是语文的特征和本质。 我们头条号的创作者,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我当了30天老师,有的学生整整写了30篇作文!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兴趣是写作最好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3-15 08:55: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