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苏轼:他看到的“江心炬火”到底是不是“UFO"? 今天闲翻《苏轼传》,再次重温这首“游金山寺”,其中诡异的文字描述至今仍是我的心头谜团—— …… 是时江月初生魄, 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 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 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 江神见怪警我顽。 …… 苏轼的文字应该不是头脑中幻想出来的,可这样的情景真的是细思极恐: 时间:农历十一月初三(新月无光) 方位:漆黑江面突现移动光源 现象:强光伴随物理扰动(惊鸟) 这不就是现代UFO目击报告的三大要素?难怪连中科院院士都曾将此列入《中国UFO目击档案》。 这些年来,一直寻找对"非鬼非人"科学解释的答案,南宋学者说可能是磷虾群,可镇江位于长江入海口,淡水环境根本不适合海洋发光生物存活!就算有藻类发光,微弱萤光如何达到"飞焰照山"的亮度?而且如果是生物的光亮照山,也没有相似的情况再次发生,苏轼的描写就成了孤证。 明代人猜测是甲烷自燃,但江底沉积物释放沼气需要缺氧环境,湍急长江水与空气接触充分,如何积存可燃气体?更别说要形成照亮夜空的规模! 更值得玩味的是政治隐喻—— 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自请外放的苏轼写下"江神见怪警我顽",是否在借"超自然现象"暗指朝堂危机?那束照透黑暗的火光,会不会是历史转折的某种预言?但是这说法太牵强了,因为苏轼的文字明明是直描啊。 千年已过,当我们在手机屏前争论这是外星文明还是文学想象时,东坡先生那句"怅然归卧心莫识",依然在叩击着每个仰望星空者的心扉。这首诗只能继续成谜了。
再读苏轼:他看到的“江心炬火”到底是不是“UFO"? 今天闲翻《苏轼传》,再次重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3-20 16:56: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