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被“边缘化”,他本质上可能就是“边角料”!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扎心? 上班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体验过被边缘化的感受。都是眼睁睁看着别人被边缘化,或者自己就是边缘化别人的人。其实,我在任何平台上,都不是主角,连在家庭这个平台上也是如此,但我从来没有感觉被边缘化。原因很简单:自己还是有点用的。 所以,我认为,被边缘化的人,肯定有被边缘的主观原因。是金子当配角也能发出自己的光。 但退休后,我主动选择了彻底边缘化。我告诉我自己:离了我,地球照样转。当生活还没有把我推得太远时,我选择了主动离开原来的生活。 现在的我,非常珍惜这种“脱离感”。当世界太吵时,退后一步才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原来我就没有圈子,现在更不想有; 原来的朋友就不多,现在,以至于以后,最好不要再联系; 原来我就有很多想法,现在正好可以去慢慢完成; …… 或许真正的成熟,是能分辨哪些是被迫的冷落,哪些是主动的选择。 就像今晚,就像这些天,就像这些年,我尽情享受着这份孤独,却从来没有感觉孤单——因为知道城市的某个角落,定有人正与我共享这份清醒的自由。 愿每个被生活轻轻推远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站位。 边缘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看见世界的角度。 最后多说一句:以我三十多年的职场经验,“被边缘”者不应怪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是要从自身找原因。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对于普通人,也同样适用。
如果一个人被“边缘化”,他本质上可能就是“边角料”!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扎心?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3-22 11:18: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