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以下是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四川及全国的大事梳理: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3-24 15:01:05

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以下是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四川及全国的大事梳理:   一、四川地区的大事 1. 潼川大水 摘要2提到,绍兴二十三年六月,潼川(今四川三台一带)发生大水,涪江水位上涨,造成严重灾害。这是四川地区当年的重要自然灾害。 2. 王孝廉谋叛被诛 同年八月,左宣教郎王孝廉在成都谋划叛乱,意图袭击四川安抚制置使曹筠并起事。最终,王孝廉及其党羽被官军镇压,王孝廉自刎,其余叛乱者伏诛。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的社会动荡。   二、全国性的大事 1. 金国迁都中都 摘要2指出,1153年4月21日(金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金国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为中都大兴府,并改元“贞元”。此次迁都标志着金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将政治中心南移,对全国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2. 六和塔重建 杭州六和塔在绍兴二十三年重建。六和塔始建于北宋,此次重建旨在镇压江潮,是当时重要的水利和文化工程,体现了南宋对地方基础设施的重视。 3. 金国制度调整 金国在迁都后推行一系列改革,包括恢复殿试、修订法律、调整行政区划(如将汴京改为南京,上京改称会宁府等),并加强对中原和华北地区的军事、行政及财赋控制,进一步巩固了金国的统治。 4. 多地水患与政治事件 - 六月,沅江武陵段涨水,冲毁城池,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 金国对官员丧假制度作出规定(如父母丧假给假三月),并加强对民间车服逾制的禁令。 - 南宋朝廷处理了多起官员任免事件,如右谏议大夫史才升任端明殿学士兼签书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宋朴因执政不力被罢免等。   总结 - 四川地区:潼川大水和王孝廉谋叛被诛是当年最突出的事件,反映了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 - 全国范围:金国迁都中都、制度改革以及南宋与金国的政治互动(如外交使节往来)是影响深远的大事,同时多地水患和社会治理措施也构成了当年的历史图景。

0 阅读:1
书竹随心过去

书竹随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