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来分享几篇好文章,对中学娃学语文特别实用】 昨天分享的是《一艘小舟飘开的盛唐序幕》,是讲解唐代诗人王湾的名作《次北固山下》。 (这首诗在初中语文中,在七年级上学期要学) 今天来分享的是关于李白的两篇文章《与尔同销万古愁》和《如果没有李白》。 其实在整本《唐诗光明顶》中,直接讲李白的文章,大约就有6-7篇,各自侧重点不同: 有的讲他的个人性格特点; 有的讲他的人生起伏; 有的讲他和杜甫的友谊; 有的讲当时各方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 而这两篇,是老母亲觉得,和中学课内语文挂钩比较紧密的。 1】《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看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一定是写《将进酒》的。 这首诗,学生们要到高二才会学到,可现在很多娃在小学、初中就背过了。 这篇文章就是围绕这一首“唐诗史上最光辉的‘兄弟你听我说’”来写的,从最令人意外的开场白,到中间的绝望、孤独,到最后的高歌,一路剖析,到结合分析其它诗人的饮酒之作(如杜甫和苏轼),把《将进酒》这首诗里,蕴含的各种高低感情,都写了出来,很是感人。 这首诗,学生娃背容易,可没有经过人生起伏,要产生内心感受是很不容易的。 只能安排娃多读一下大人们的不同解读,提前预热一下啦。 2】《如果没有李白》。 这一篇其实是比较集中的讲叙李白对文学、对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可老母亲一看,哇塞,这简直是对李白文常考点的集中梳理啊。 什么成语啊: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天伦之乐、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一掷千金、仙风道骨、蚍蜉撼树、春树暮云等等; 各种好或不好际遇的恰当表达和安慰: 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 什么网络用语“你咋不上天呢”,最早出处正是李白的“耐可乘流直上天”; “深藏功与名”,出处也是李白的《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等等。 等把这篇文章细细读过一遍,你也许会恍然大悟: 原来李白对我们的影响,真的不止于课本上学的、考试要考的,它早已是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即使你对唐诗并不感兴趣,但它也早已把你给渗透了。 【新经典】套装:唐诗寒武纪+唐诗光明顶 适合三年级以上阅读
【继续来分享几篇好文章,对中学娃学语文特别实用】 昨天分享的是《一艘小舟飘开的
扶君上马送君一程
2025-03-27 11:17: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