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时的余华不是在写作,纯粹是在斗殴❗️

刺猬书屋读书汇 2025-03-27 16:29:50
▪️《偶然事件》 ▫️余华 著 🌵 这几年,几乎每次听说余华出新书了,马上入手看起来,都发现是旧作再版。但是旧作能一年出几本而且常看常新的作家,好像也并不多。 🌵 这本书里选的故事都是余华八九十年代的先锋叙事作品,和后来广受赞誉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比起来,没那么好读好懂,能看得出他受卡夫卡和福克纳的影响很深。 🌵 余华曾说自己读卡夫卡的《乡村医生》,是写实的故事,却是荒诞的笔法。《偶然事件》就是这样,也许可以算是余华学习卡夫卡的习作。生活被陌生化了。目睹过咖啡馆中的一起凶鲨案之后,两个目击者开始通信梳理鲨人者的生活和心态,最后两人相约在咖啡馆见面时,其中一个鲨了另一个。 🌵 说余华受福克纳的影响,《世事如烟》和《难逃劫数》里的描写再明显不过,除了命运的荒诞,就是那种“全部是视觉”的感觉,“那双眼睛像是两颗大衣纽扣。血从孩子的嘴角欢畅流出,血在月光下的颜色如同泥浆。广佛朝孩子的胸部打量了片刻,他觉得能够听听肋骨断裂的声音倒也不错。这样想着的时候,他的脚踩向了孩子的胸肋。”可怕吗?可怕,但你不得不大睁着眼睛看完。 🌵 写下这些故事的余华当年在三十岁上下,荷尔蒙驱使创造力的年纪,他也描写情感和欲望,比如在《战栗》中。一位男诗人阅女无数,以至于对在哪里和哪个人发生过什么故事都已对不上号,女人通过判断一个男人抱一个女人时是否战栗得知他是否第一次抱一个女人,最后,女人也在阅女无数的男人脸上看到了战栗。但我看不出余华对情和欲的主题有多少探究,满满的是征服欲和胜负心。就如他在旧版序言中所说:“写作的过程有时候就是这样,很像是斗殴的过程。” 🌵 余华在与命运斗殴,以他的文字为凶.器,眼见他把生活过肩摔之后,拧断它嘹亮的大腿,劈开它的头盖骨,解剖它的胸腔……最后,在余华脸上,我看到了战栗。 🌵 我对这本书的封面文案“你不认命就会赢”很不认同,用一股廉价鸡汤味遮掩书里的血腥味,大概是为了安全出版吧。 🌵 信我,忽略这句话,坐稳扶好,直接去看余华斗殴!

0 阅读:0
刺猬书屋读书汇

刺猬书屋读书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