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了!”近日,重庆一男子花10860元买假冒白酒,到货后,男子要店家“退一赔

陆平说事 2025-03-30 11:00:49

“吵翻了!”近日,重庆一男子花10860元买假冒白酒,到货后,男子要店家“退一赔十”,向其索赔金额超10万元,谁料,经调查发现男子是职业打假人,3年时间竟然超40多起这类诉讼,从中获得将近500万元的赔偿,最后法院这样判了!

3月27日,红星新闻的一篇报道,让无数网友产生了争议,评论都两极分化了...

去年李先生(化名)花了一万零八百六买下那两箱五粮液和青花郎时,搞笑的是他知道自己买的全是假酒,但他并不着急揭穿商家的伎俩。

相反,他故意装作毫不知情的消费者,耐心等待着“假货”送上门。

每当商家顺利将货物送到他手中,他第一时间翻脸,按着“假一赔十”的条款要求商家赔偿。

这次的五粮液和青花郎也不例外,李先生立即联系商家,称酒瓶上的标识和包装存在问题,并且酒液的味道和正品差距明显,要求商家赔偿十多万元。

许多商家可能会想,这种“打假”行为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所以他们常常选择赔偿,以避免更大的法律麻烦。

但对于李先生来说,这已经是一场有预谋的“交易”。

他知道,每次找到了不合规的商品后,便能从商家那里索取巨额赔偿。

更可怕的是,李先生早就熟悉了相关法律法规,知道商家若不赔偿,会面临法院的判决以及罚款。他利用这种法律漏洞,成为了商家噩梦般的存在。

结果法院在深入调查后发现,李先生并不是第一次举报假货了,他背后有一整套操作流程,几乎所有“打假”案件中的商品他都买过,且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些瑕疵来作为索赔的理由。

法院最终揭示了李先生的“职业打假”身份——他通过大规模地购买假货,找出其中的瑕疵来向商家索取赔偿,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条稳固的盈利链条。

经过进一步的审查,法院认定李先生并不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进行打假,而是利用这一行为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虽然他每次都以“假一赔十”作为依据,但事实上,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合法维权的范畴,成了某种形式的敲诈。

法院查了查,李先生过去三年可没闲着,告了四十多次类似的官司,赚了将近五百万。

这么多钱,让法院不得不认真琢磨这事儿到底是不是正常买卖。

最后,法院没完全按他的要求赔钱,而是判商家把买酒的钱退了,再每种酒赔他一瓶,总共一万八。

这样判决,也是考虑到了案件的特殊性,希望能更加公平合理。

法院认为,虽然“退一赔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但不能让它变成某些人牟利的工具。

网友也表示打假人得钱也是该的,谁让对方卖假的呢?

也有网友觉得靠这样谋生实在是不厚道。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信源:红星新闻

0 阅读:4
陆平说事

陆平说事

陆平,陆平!路见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