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9岁的杨蕴如嫁给孙家少爷,金童玉女,羡煞旁人。谁料,三日回门,杨蕴

百年战争录 2025-04-01 11:43:55

1926年,19岁的杨蕴如嫁给孙家少爷,金童玉女,羡煞旁人。谁料,三日回门,杨蕴如却死活不愿回孙家了。她扑到母亲怀里,抽抽搭搭地哭:“孙少爷白天挺斯文的,晚上就变样了!” 看到哭得梨花带雨的杨蕴如,杨母心疼万分,连忙上下打量宝贝女儿,焦急问道:“怎么了,他打你了?” 杨蕴如边擦拭眼泪,边回应母亲:“没有打,就是老要往我身上压,还弄得我好疼。”说完,又哇的哭了起来。 听闻此言,杨母没忍住,捂住嘴“噗呲”笑出了声:“傻丫头,那是夫妻之间该做的。” 说着,杨母替女儿收拾好东西,送她出门,嘱咐她到孙家要听话。谁知,杨蕴如却死死抱着杨母不撒手,死活不肯跟孙少爷回去了。 谁也拗不过,杨母只得让孙少爷自己先回去。结婚三日,夫妻俩就开始了分居生活。 为何19岁的杨蕴如还不谙世事,不懂夫妻之事,这得从她的出生说起。 杨蕴如的父亲是银行行长,母亲是正房,母亲生了8个孩子,仅活下来两个。妹妹却在16岁时,也意外过世。 她在家里的地位自然是众星捧月,尊贵无比。其他几房姨娘生的弟弟妹妹都管她叫大公主。 杨家大公主上过中西女校,可是,课堂里的东西一个也学不进去,后来索性不去了。 父亲气得抬手要扇她一巴掌,母亲却拦在了前面:“你要打她,就先打我。” 从此,杨大公主天天在家里看书学习了,不过看得都是些象牙塔式的言情小说。 父亲逼她上学去,母亲却不以为意:“现在我们宠着她,到了年纪,再为她相中个好人家,自然有婆家来宠,女孩子就这样过一生也挺好。” 杨蕴如18岁时,经过家里的张罗,与孙家少爷相亲认识。孙少爷谦谦有礼,杨蕴如美丽大方,两人都对彼此中意。 经过一年的书信往来,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孙家迎娶杨家大公主,婚礼盛大空前,杨母也很满意女儿找了个好婆家。 只是没想到,三日回门,杨蕴如说什么也不肯跟着孙少爷回家了。 后来,孙少爷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到杨家避难,杨母心想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杨母把孙少爷安排和杨蕴如一个房间,可是,到了晚上,杨蕴如就钻进母亲的被窝。她抱着母亲瑟瑟发抖∶“娘,我怕。” 杨母见女儿如此惧怕的样子,也不好再劝说。孙家还等着抱孙子,两人只好以离婚收场。 令人奇怪的是,这么惧怕夫妻之事的杨蕴如,后来居然跟广州一个姓赵的男子未婚同居了。 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居是很不寻常的事。杨氏大家族丢不起人,便主动将杨蕴如嫁给了赵姓男子。 从天津到广州,那是实打实的远嫁,母亲怕大公主到婆家没人照顾,还陪嫁了她一男一女2个佣人。 没想到,男佣人不怀好意,整日挑拨杨蕴如和其丈夫的关系。甚至说:“他就是图你的钱才和你在一起的。” 头脑简单的杨蕴如听信了男佣人的话,竟然真的将丈夫告上了法庭,这段婚姻,自然又是以离婚收场。 杨蕴如刚离婚,男佣人就本性暴露。他闯进杨蕴如的房间,色咪咪地上下打量杨蕴如:“大公主,不如跟我过吧。”说着,快步上前抱住杨蕴如。 杨蕴如用力挣扎,可无济于事。正当男佣人快要得逞之时,杨家派的人到了。杨蕴如被救出虎口,带回了天津娘家。 经此一事,杨蕴如目光呆滞,精神恍惚。嘴里总是反复念叨一句话:“还是孙少爷好。” 母亲去世时,杨家上下都守在灵柩前,却单单不见杨蕴如的身影。 弟弟杨宪益四处找她,看见她追在一只蝴蝶后面跑,边跑边笑:“嘻嘻嘻,真美呀,我来抓你啦。” 杨宪益叹了口气,一把拉住她,三步并作两步往母亲灵堂走。杨蕴如拼命挣脱,回头叫嚷:“蝴蝶飞走了。” 妹妹噙着眼泪按住杨蕴如,要她跪在母亲灵前。她则呆呆地跪着,面无表情。 后来,杨家兄弟姐妹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陆续离开天津老宅。 他们拜托一位老佣人留在老宅照顾杨蕴如,虽然还是按月邮寄生活费和俸禄,但是免不了被克扣和虐待,最后悲惨离世。 杨蕴如的结局到底是时代之过,还是父母之责? 杨蕴如的事不禁让人想起一个童话故事,小袋鼠跟小羚羊炫耀:“我的妈妈很爱我,都是喂给我吃,从来不让我累着。” 而小羚羊说:“我的妈妈也很爱我,它每天带着我跑步,教我很多本领。” 突然,大灰狼来了,小羚羊迅速敏捷逃走,而小袋鼠则哭着喊妈妈,最后被大灰狼吃掉。 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杨母选择了小袋鼠妈妈式的爱。一再纵容溺爱,怕她受苦受累。导致她不谙世事,不懂社会人情,落得凄惨下场。 小羚羊妈妈的爱才值得我们学习,教会孩子本领,孩子才会走得更远更幸福。      

0 阅读:408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