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正赶上全民经商的潮流,我那时候就只知道闷着头早九晚五上下班,领一点死工资

先频谈生 2025-04-02 16:33:36

九十年代正赶上全民经商的潮流,我那时候就只知道闷着头早九晚五上下班,领一点死工资。 我有一个同学,他们两口子特别有生意头脑,那时候人家就想着一边工作一边搞第二职业了! 他们顺应时代潮流,第一时间把自己父母老城区临街的三间老房子一通装修,就开始干起工作外的兼职了。 民以食为天,他们开了一家大小能容纳二十几张餐桌的小饭店。 同学老公在机关单位管理后勤,也包括食堂工作,对开餐馆还是懂一些窍门的。 人家也许命里带财,一开张生意好得不得了。 早上六点多就有人来买早点的,到晚上九十点钟还没有打烊。 他们老房子按照现在说就是学区房,在闹市区,隔着一条街道对面就是一所老中学;左边过一个十字路口就是一家公立医院,不多远就是当时最热闹的广场,还有几个大小商场。 他们餐馆定位主打百姓价位,来就餐的人,不论在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间,都能选到自己喜欢吃的饭菜,米线稀饭包子馒头,包括当地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完全可以满足普通老百姓吃好喝好的一日三餐。 菜的品相也符合大众口味,有荤有素,荤菜以蒸肉八大碗为主,但可以单选;荤素菜都是事先做好,烧炖汤罐,炒菜有凉拌时令菜。 他们两口子以为自己家的铺面,小打小闹一下,养家糊口就可以了,所以定的是兼职。所以起初厨子就是她老公,哪知道生意出奇意料的好,他们难以兼顾。没多久就高薪请了一位掌厨师傅,和两个跑堂的服务员。 九十年代,我同学两口子是最先富裕起来的家庭。 那个时候,人家家庭就有奔驰了!我同学背的包都是人家老公公派去国外出差时带回来的正宗LV。 记得有人嫉妒人家,背后里口里没有好听的话,嘲笑人家买什么车不买,非得买奔驰,往哪儿奔去! 我现在回忆起,我同学两口子,人家两口子齐心合力为小家,把一对双胞胎女儿培养成才,有了自己小家庭。 如今他们两口子也退休多年,据说他们没有上班后,小餐馆也转让出去了! 他们只是想在年轻时候辛苦点,攒够养老资本,退休了心里更踏实,何况他们退休工资也不低。 后半生知道激流勇进,懂得享受晚年生活! 我特别佩服我同学两口子,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口子高度一致,如果说为了挣钱,想不挣钱都难。鸥小小雅萍

0 阅读:0
先频谈生

先频谈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