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在延安的主席,看到这张照片,真的很心疼主席。在当时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主

凌翠聊生活 2025-04-03 02:09:27

抗战时期在延安的主席,看到这张照片,真的很心疼主席。 在当时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主席完成了著名的抗战总结《论持久战》。 抗战那会儿,主席在延安,看到这张照片,心里真替主席难过。 1937年到1938年,延安的凤凰山成了咱们党中央的大本营。那时候,全面抗战已经打响,国家遇到了特别大的困难。主席呢,就在一个简陋的土窑洞里办公。那地方条件可不好,但主席就在那儿动脑筋、写文章。在那个窑洞里,主席不光认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还写下了好几本特别重要的书,像那本很有名的《论持久战》就是那时候写的。在那些不容易的日子里,毛泽东天天都待在窑洞里。北方的春天还是挺冷的,他只能靠木炭火盆来暖和身子。那时候,国内有人在说“咱们国家要亡了”或者“很快就能打赢”,但毛泽东觉得,他得好好给大家讲讲这场战争到底会持续多久,有多难打。他明白,战争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搞定的,得从大局出发,好好分析战争的每一步,然后想个能长久打下去的办法。 有次,毛泽东在窑洞里想理论想得入了迷,连脚边的鞋子被火烤焦了都没发现。警卫员闻到焦味,赶紧跑过去看,结果毛泽东只是笑了笑,说是因为自己想得太入神,没留意到火。鞋子虽然补补还能用,但这件小事也看出了他不管条件多苦,工作起来有多专心。毛主席在《论持久战》这本书里,头一回清清楚楚地说,咱们中国虽然在武器、钱财上比不上日本,但咱们地方大、人多,大家的心又齐,完全能跟日本打一场长久的仗,最后肯定能赢。他还把这场仗分成了三步来计划:一开始可能会吃点亏,但打着打着,日本人的力气就耗得差不多了,到了最后,咱们就使劲反击,趁着他们没力气了,一举翻盘。 1938年,《论持久战》这本书写成了,这说明毛主席对抗日这件事想得特别透彻。这本书不光给咱们的军队指了路,还让全国的老百姓心里都踏实了。那时候条件多难啊,可毛主席还是咬着牙,写出了这本特别重要的书。这张照片里,咱们看到了一位大领导,在最不容易的时候,还是死死守着自己的信念,为了咱国家和老百姓,啥都愿意干。想想毛泽东在延安那窑洞里头过的日子,不光是他一个人的聪明劲儿,更是咱们中国人不怕苦、不服输的劲儿。那本《论持久战》,不光是说打仗的法子,更像是一股子劲儿,推着好多人往前冲。它就跟咱们说,不管遇到多大的难事儿,只要信念不倒、动动脑筋、大伙儿一条心,胜利的那天早晚会来的。

0 阅读:18
凌翠聊生活

凌翠聊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