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鲁迅刚回内室,妻子朱安突然起身,抱住他的腰,娇声道:“大先生,给我一个孩子

深夜,鲁迅刚回内室,妻子朱安突然起身,抱住他的腰,娇声道:“大先生,给我一个孩子吧……”谁知,鲁迅一听,竟然“啪”的一声将杯子摔在地上,朱安顿时被吓得不敢说话。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秉性类似于现在的“斜杠青年”,自立自主,乃一“狂人”也。

可这样的鲁迅对母亲,却非常孝顺,而妻子朱安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起因来自父母之命,在那个年代似乎也很正常。

可妻子朱安长相丑陋,小脚,不学习,固步自封,无法交流,这都不是鲁迅心目中的妻子。鲁迅的母亲深爱自己的儿子,怎么会为他订这样一门亲事呢?

事情就可怕在鲁迅的母亲,也是被骗了。当年,鲁迅在日本求学,到了年纪也该谈婚论嫁了,周母就开始为儿子,张罗对象。

周母的要求是,姑娘家要天足,不裹脚,识字爱看书。这个时候她要好的妯娌过来推荐了同族的朱安,说这个姑娘完全符合,把她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周母一下子就信了,其实她根本没见过朱安,但是因为和妯娌关系太好,她轻信了,都没有派人去打听。

等到定亲,见到朱安,完全相反,周母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可事已至此,流程走到这里,也不能反悔了。

鲁迅知道此事后,曾多次回信母亲:“长相天生,无法控制。对于新娘子只要两个要求:1.不要裹脚,放足。2.进入学堂,好好学习识字。”

鲁迅一生就痛恨欺骗,可他的母亲与妻子在婚姻上联手给了他“痛击”。

18岁的鲁迅忽然接到母亲电报:“母病,速归。”

对母至孝的鲁迅,立刻回家了,一回家,家里热闹喧天,红绸招展,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被结婚了。

鲁迅母亲一切安好,就是觉得婚期该办了,新娘子都21岁了,等不起了。鲁迅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接受。

婚礼热热闹闹的办起来,新娘子出轿时,是一双大脚,鲁迅心里一喜,总算有点变化。

谁知,新娘子的鞋在迈过轿杠时,掉了,里面塞得都是棉花,依旧是一双小脚。

后来的婚礼流程,鲁迅木木地走完了,他实在无法理解。当时写信告诉他了,都做了,现在是怎么回事?

等婚礼办完,和妻子朱安一接触,她依旧没有识字,没有去上学堂。

鲁迅出击愤怒了,从订婚就是欺瞒,等结婚时,依旧是被欺骗,这样的婚姻生活,谁想过去过,他不要了。

于是,婚事过后不到3天,鲁迅离开了家。(在这里要解释一下,缠足是可以放开的,周母就是40岁了,放开的。其实,朱安也可以,但是她都没有做,依旧裹脚。)

鲁迅之后曾写信回家,要求妻子继续识字,可朱安答应的好好,转头依旧不做。

后来,鲁迅放弃改造妻子,他回家后,试着相处,可他发现妻子不学习也就罢了,竟然还有点自作聪明。

有一次,鲁迅和妻子朱安说了一种水果很好吃,谁知朱安竟然直接说:“是了,我也吃过,味道的确不错。”

鲁迅顿时就无语了:“那种水果,目前只有日本有,我留学时吃过的,老家这里还没有过。”朱安听完,哑口无言。

在这里并不是要说日本的水果有多好,鲁迅只是想和妻子好好沟通交流一下,可她不懂装懂。

几年后,鲁迅觉得始终无法做夫妻,妻子坚持不改变,他就想着,让母亲认朱安为干女儿,以周家的名义,为朱安找一个可心的丈夫,他甚至可以送嫁妆。

谁知,朱安竟然强烈反对,她把刀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我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魂,不二嫁。”

鲁迅觉得不可理喻,他一生在在呼吁思想解放,可回到家,他的妻子依旧是顽固不化之人。

因鲁迅和朱安的婚姻,一直有名无实。朱安觉得应该给鲁迅生个孩子,就可以栓住他。

于是她晚上来到丈夫的房间,鼓起勇气要求给她一个孩子。

鲁迅一听,立刻就生气了:“我在为你找出路,过日子,不要陷在我这里。你到好,还想着生孩子,不可能。”

因为不爱,所以鲁迅不想将就,也不想难为她人。他一直默默为妻子寻找出路,可妻子都亲手把路堵死了。

真的走进历史,看到真实,才知道鲁迅的前半生太苦了。他已经尽到了一个丈夫所有的职责。就算妻子不是他所爱,他也一直在承担她的全部生活。

朱安的一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我很心痛她,她小时候的教育,让她长大后,无法寻求自我改变。

朱安有很多机会,可以走出来,学习新思想,跟丈夫有很多沟通的机会,可是她都不知道怎么做,因为没有人手把手的教她。

愿我们新时代的女性,可以自立自强,做自己的主人,不断地努力精进自己,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0 阅读:2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