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爱上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想纳为小妾。于是,写信给卓文君:“一二三四五六

品古观今呀 2025-04-03 09:30:20

司马相如爱上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想纳为小妾。于是,写信给卓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一看,立马明白了丈夫的意思。随即回书一份,竟成千古绝唱!

回书中是这样写的:“一别之后,二的悬念......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这首《怨郎诗》,道尽了卓文君的辛酸与苦楚,也让司马相如羞愧不已。

那年卓文君17岁,生得貌美至极,四川临邛多少男子都想成为卓王孙的女婿。

奈何由于第一次婚姻是包办的,卓文君还没出嫁就死了丈夫,以至于自那以后,卓文君决定不再逆来顺受。

卓王孙不是没有想过,再在皇宫贵戚中给女儿找一个丈夫,这一来能对自己的冶铁事业更加有帮助,二来又能让女儿找个好归宿,实在是两全其美之事。

因此,卓王孙又想故技重施:忽视女儿的主观思想,强行“包办婚姻”。

可卓文君又岂是好拿捏的?怎么说她也读了多年书,有着自己的思想与决断。

于是,不管卓王孙给她介绍哪个皇宫贵戚,卓文君都是坚定地且冷漠的拒绝。

卓王孙一是不忍心逼爱女,二是以为女儿还没有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故而也不为难卓文君,任由她的性子来。

但爱情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到来了。

一日卓王孙出于商业应酬,在家中举办了百人宴会,来的都是社会各界的顶尖人物及才子佳人,司马相如也在其中。

宴会上,大家聊天、饮酒、欣赏歌舞、品尝美食。

酒过三巡,有人提议:“司马相如精通音律,不如请他抚琴一曲?”众人皆拍手同意。

司马相如听罢也不扭捏,因为他早就是为佳人而来:由于卓文君才女的名声在外,司马相如早已久仰已久。

此次来赴宴,除了社交应酬,他还想见卓文君一面。

故而,这邀请正中司马相如下怀,只见他拿着梁王送的古琴,走入大堂中央,抚弄起来。

在司马相如十指的拨弄下,一首《凤求凰》被他弹得如泣如诉,众人也在这时而甜蜜、时而彷徨、时而哀婉的乐曲中如痴如醉。

这琴音中,不光有着高超的技巧,也暗含了对卓文君的倾诉。

卓文君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她偷偷掀开帷帘,准备看一看这用琴告白的抚琴之人。

就在这时,司马相如也像是有感应般的抬起头,二人四目相对,电光石火,在一瞬间恋爱了。

这是穷小子与富家女的爱情,司马相如虽有才,却仕途不顺,没有钱。

这当然引起了卓王孙的不满,于是他极力阻挠两人在一起。

卓文君不管这些:钱她有,她要的就是他这个人和满身的才气。

因此,她背着父亲与司马相如私奔了。

这在那个年代,实在是太大胆的行为。

卓王孙气的犯了病,扬言:“我虽家财万贯,但绝对不会给她二人一分一毫!”

卓文君来到了司马相如家,二人结为连理,过起了清贫的日子。

但“有情饮水饱”,二人都沉浸在新婚与热恋的幸福中,倒也不觉得辛苦。

而司马相如时常为自己的仕途唉声叹气,卓文君看不过去了,她对司马相如说:“不如咱们再回到我的老家临邛,父亲虽然生气不肯接济我们,但是我的那些亲戚,也是有钱的,到时候借些银子,做点小生意,你我二人也是能活下去的。”

司马相如原本不同意,但不忍妻子继续跟自己受苦,答应了。

他们回到了临邛,用变卖车马的钱开起了小酒馆,夫妻二人从早忙到晚,日子倒也渐渐有了起色。

这件事被卓王孙知道,大发雷霆,但父亲毕竟是父亲,他不忍心看女儿受苦,所以又出手相助,给了卓文君百名家仆和足够的银两。 有了岳父和妻子的扶持与提携,司马相如的仕途开始顺利起来。

然而,就在他事业有成时,他遇见了另一位才女。

那位才女年轻貌美,很快就夺走了司马相如的心,司马相如想纳她为妾,但又碍于岳父不敢明说。

于是,司马相如给卓文君写了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些数字中,唯独少了“亿”,意思是:我已经对你无意了。

卓文君看后伤心不已,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怨郎诗》。

司马相如读后,想到了妻子对自己种种的付出,不禁潸然泪下,打消了娶小妾的念头,从此与卓文君长相厮守。

0 阅读:52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