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习俗:
1. 第一、不洗衣服,更不能晚上把衣服挂在外面。据说在传统观念里,清明时节阴气较重,夜晚晾衣,衣物易沾染不好的东西。虽无科学依据,但作为一种流传下来的习俗,不少人依然遵循。
2. 第二、忌买鞋。 “鞋”与“邪”同音,在清明icon这样较为特殊的时期,大家认为买鞋可能会带来邪气,所以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购置鞋子。
3. 第三、扫墓要趁早。清明当天最好在中午12点之前完成扫墓,民间觉得这个时间阳气较盛,之后阴气渐重,尽早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敬意,也避免一些不好的影响。
4. 第四、忌嬉闹。在墓地等祭扫场所,要保持庄重肃穆,不可大声喧哗、嬉笑打闹,这是对逝者最基本的尊重,破坏这种氛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5. 第五、不在坟前拍照。坟地是阴宅,被视为较为阴气重的地方,拍照可能会摄入一些不适合的画面,也容易惊扰逝者,从传统习俗角度,应避免在坟前留影。
6. 第六、忌吃梨。 “梨”与“离”谐音,在清明这个缅怀逝者、祈求家庭团圆的日子里,吃梨寓意分离,所以很多人会忌讳在这一天吃梨。
7. 第七、插柳。清明期间,人们习惯折柳枝插在屋檐下或佩戴在身上,据说柳在传统文化中有辟邪的作用,能保家人平安。
8. 第八、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寓意着放走晦气、疾病,给自己带来好运。
9. 第九、荡秋千。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古代清明时,女子们喜爱荡秋千,认为这样能驱走百病,同时也为节日增添欢乐氛围。
10. 第十、吃青团。青团是用艾草汁和糯米粉制成的绿色糕团,味道清香,吃青团是清明时节江南一带的传统习俗,用以祭祀祖先,也成为应节的时令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