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侄子李某,霸占了一乡民的妻子。乡民告到长江水师提督彭玉麟的面前。彭玉麟就

百年战争录 2025-04-03 10:49:23

李鸿章的侄子李某,霸占了一乡民的妻子。乡民告到长江水师提督彭玉麟的面前。彭玉麟就派人拿着名片,把李某请到船上。 李某看到彭玉麟请自己过去,再想到叔父李鸿章这层关系,以为彭玉麟是要好好地关照他,和他搞好关系,于是就美滋滋地登上了彭玉麟的船。 李某登船后,彭玉麟便将乡民带出来,问:“是他抢了你的妻子吗?” 还没等乡民回应,李某便抢先回答了,说这么点芝麻小事,不用别人来讲了。自己当下就承认了抢夺他人妻子的事情,还满不在乎。 随后,彭玉麟又问:“那人的妻子现在在哪里?”李某又回答说,那个女的没有福气,本来跟着自己能享受荣华富贵,没想到一赌气,三天前就投井自尽了。 彭玉麟一听,怒不可遏,当下命人将李某推下去斩了。 没想到,李某不但不认罪,反而搬出自己的叔叔李鸿章来,想借着李鸿章的官阶吓唬彭玉麟,放自己一条生路,便大喊到:“我的罪我都承认,但是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我的叔叔是谁吗,他是李中堂(李鸿章)!” 不料,彭玉麟不但不害怕,还说自己是替李中堂教训李某,要为李中堂清理家族败类,命人将李某押下去即刻开斩。 就在此时,安徽巡抚拍马赶到,此人是李鸿章的得力干将。正是听到了彭玉麟要斩李某的消息,安徽巡抚特意过来为李某求情,让彭玉麟以大局为重,看在李中堂的面子上,放了李某。 安徽巡抚见游说不能改变彭玉麟的想法,竟然大声斥责了起来:“你这个小小的兵部尚书,竟然敢与李公子作对?” 彭玉麟虽然面对的是一位官衔高于自己的上级,但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挺直了背脊,冷静地说道:“此事关系到一位无辜乡民的生命和尊严,我必须为他伸张正义。如果连这点勇气和担当都没有,我还有什么资格担任兵部尚书呢?” 见彭玉麟不肯让步,安徽巡抚就让他先把李某,等自己拿定主意之后再行动。趁此期间,安徽巡抚赶忙写信递给了李鸿章,将事情的缘由说了一遍。 李鸿章看完了信,一身一身地冒冷汗,赶忙写信给彭玉麟希望能留侄子李某一命。 可在审讯的过程中,彭玉麟得知除了夺妻逼死人命,这些年李某横行乡里,坏事做尽,但借着李鸿章的名声,没人敢把他怎么样,乡亲们敢怒不敢言。 因此,彭玉麟在写给李鸿章的回信中提到,李某这些年所犯的这些罪行,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大罪,按照律法哪一条都是处以极刑,不可能更改,理当处死。 得知这些,李鸿章更加地为难,一方面想救下侄子,毕竟是有血脉关系的,另一方面就是还要向老母亲交代,老母亲非常喜欢这个侄子,不想让老母亲伤心欲绝,落得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境地。 于是李鸿章又向彭玉麟,在信中写道“老母在堂,我何以自处”。 彭玉麟对此表示理解,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法外施刑,不以官府的名义处死李某,让他自行了断。 没有办法,李鸿章向母亲,没想到老母亲大怒,说李鸿章身为中堂,却连个侄子都救不了,实在是无能之极,哪怕坐牢流放也可以,也算是救了一条命。 但彭玉麟坚决不答应,最终下令处斩李某。就在行刑时,安徽巡抚再次求情,彭玉麟没有理会,说自己食国家俸禄,就该为民除害,杀了这等害虫。 随后一声令下,斩了李某,引得围观人群高呼“清官”。 之后,彭玉麟竟然主动向李鸿章写信,声称他杀了李某是为了保护李鸿章的名声,因为李某是十恶不赦的罪犯。李鸿章深感愤怒,但也知道事已经无法挽回,于是只能写信回复,感谢彭玉麟的办事效率。 这场案件也让彭玉麟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他以公正、明理、有担当的形象深入人心,并且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不久之后,他便升任了南京兵部尚书。 此事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人们开始反思官员是否应该以权谋私,是否应该将自己的私人恩怨带入工作中。这个案件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总的来说,这个案件虽然发生在清朝的一个小村庄中,但是它的影响却不可小觑。它不仅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丑陋面貌,更展示了一个官员应该具有的公正、理智和担当精神。        

0 阅读:0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