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基建竟然闹了个大“乌龙”,本打算耗资3亿在荒漠建个发电厂,没想到10年后,这里最出名的不是基建,竟然是牧场和羊肉,更搞笑的是,基建队还无意间攻克了一个世纪难题。 (参考资料:新京报——青海“牧光互补”让荒漠变绿洲,养出了“光伏羊”2024-05-24) 在青海当地,流传着一个非常科幻的名字“光伏羊”。这听上去像极了某种电子产品,但青海研发这个机器羊干什么呢? 其实这只是个简称,当年这里是荒凉不毛的石滩戈壁,因为缺水寸草不生,生态环境非常恶劣,极大影响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后来基建人员在这里修建了光伏项目,光伏板密密麻麻铺满了地面,像给干涸的土地盖上了一层防止蒸发的盖子。 自从有了这些光伏板后,地面蒸发率减少了3成,连风速也受到影响降低了不少,这也是歪打正着。光伏板意外地改善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地面上重新生长起来了大量绿草。可以说光伏产业不仅为清洁能源发展做出了贡献,还给农民提供了致富机会。 这样一来,牧民们又可以在这里放牧牛羊了。为了表达纪念,他们就把此后在这里放牧的羊群叫做光伏羊。 我们知道,青海这个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比如钾盐,在这里的藏量就占到了全国总量的8成。因为纬度高气候干旱,这里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非常有潜力。 当地政府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在此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他们的计划中,除了开发自然资源和发展新能源,还要将这里打造成特色旅游景区,同时帮助这里的牧民摆脱贫困,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这里的湖泊中含有大量可以用的盐类资源,政府便因地制宜,对这些资源进行大力开发。最开始时,开发和提炼遇到了不小的技术问题,有的甚至还是世界级的难题。在技术员的不懈努力下,这些问题都被一一克服了。 在持续的建设投入下,现在的青海已经建成了围绕盐矿资源的五大产业集群,年创值达到了580亿,成了我国钾肥的重要产地。 这里的清洁能源也相当出名,仅2023年一年,设备装机量就达到了5100万千瓦,很多指标都名列全国第一。这里生产的清洁能源送到了全国很多地区,甚至连北方很多一二线城市,都用上了来自遥远青海的电力。 在光伏产业的带动下,当地的绿色农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加上这里地处偏远,受到的环境污染小,生长在这的农牧产品质量非常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青海是牧区,这里的农业特色产业肯定是牛羊,但其实这里还是我国鲑鱼和鳟鱼的饲养基地,全国近4成的这鲑鳟鱼都是从这里运输出去的。 除此之外,这里还是枸杞的重要产地,现代人非常推崇的健康食品藜麦,也在此处大量种植。可以说很多来自青海的农副产品,在市场上都非常受欢迎。 除了以上几个特色产业外,青海的自然风景也非常迷人,很多景点除了青海,其他地区都无缘看到。 最近几年,青海也成为了人们出行旅游的热门地,比如登上世界知名杂志的茶客盐湖。这里有个非常美丽的外号“天空之城”,因为盐湖水质清澈,天高云淡,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宽阔无垠的天空,完全分不清湖水和蓝天。 盐湖的位置比较偏,但政府已经开通了从西宁到这里专列,票价也就几十块,从出发开始计算,大概4个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如果是自驾游,也有非常方便的交通路线。 另一个湖泊景点就是名声更大的青海湖,它也成为青海的地标性景区。这里的湖水湛蓝,因为地处内陆,平时没什么大风大浪,水面非常平静,波澜不兴时宛如一面蓝色的玻璃镜子。 景区周围的风景也非常漂亮,到处都是绵延不绝的皑皑雪山,春夏季时绿草如茵,还有灿烂盛开的金色油菜花,一眼望去辉煌一片,景色非常壮观。牧民们也会在附近扎帐篷,四周散布着悠闲吃草的牲畜,一切都美得宛如仙境。 这里还有非常著名的地质森林公园,能够看到非常不一样的自然景观。这里分布着大量典型的丹霞地貌,红色的砂石岩壁,在风力的侵蚀下显露出各种形态,峰峦挺拔。在太阳光照射下,山峰明暗交汇,露出迷人的斑斓五色,让人流连忘返。 青海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富饶的宝藏地,虽然它身处遥远的西北内陆,但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领略一下祖国大好河山的瑰丽壮阔。
万万没想到,中国基建竟然闹了个大“乌龙”,本打算耗资3亿在荒漠建个发电厂,没想到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4-03 11:12: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