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1年,刘厥兰奉命去炸鬼子碉堡,没想到一时着急把炸药包放错了地方,轰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4-04 11:21:10

[太阳]1941年,刘厥兰奉命去炸鬼子碉堡,没想到一时着急把炸药包放错了地方,轰隆一声巨响后,碉堡虽然完好无损,但是大家却乐得合不拢嘴!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2015.9.9“爆破攻坚”战法威震全国) 1941年山东的夜晚,巨大的爆炸声震动四野,打破了寂静,徐家楼日军据点那厚实的围墙,在爆炸中坍塌崩裂,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尘,八路军战士们屏住呼吸,高度戒备,期待着被炸毁的碉堡出现在眼前,可是,当烟雾逐渐消散,他们看到的情景却让他们惊愕不已,本该被炸成碎片的碉堡,竟然奇迹般地依然屹立在那里,这是怎么回事?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山东地区由于地势复杂,成为八路军实施游击战的重要后方基地,日军为了控制关键区域,在各个村子里建造了坚固的碉堡,徐家楼就是其中一个被日军占据并修筑碉堡的村庄。 这些碉堡非常坚固,很难攻克,就像钉子一样深深地扎在八路军的心脏地区,让八路军十分难受,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清除这些威胁,八路军山东纵队二团接到上级指示,必须攻占徐家楼这个据点。 徐家楼地处山东中部山区,地形险峻,易于防守,难以攻克,日军在徐家楼建造了两座火力强劲的碉堡,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给八路军的进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二团副团长王凤麟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爆破专家,他认真勘察了徐家楼的地形特点和日军的兵力部署情况,周密部署了夜间突袭方案,决定采用爆破战术来摧毁敌人的碉堡,从而打开进攻的突破口。 执行这项重要任务的人,正是他一手培养的爆破手刘厥兰,刘厥兰之前是煤矿上的工人,积累了大量的爆破工作经验,参加军队之后,他把自己的这门手艺应用到抗日战场上,变成了一位既勇敢又无惧的战士。 为了保证行动绝对成功,王凤麟详细地教导刘厥兰,反复强调一定要小心,务必谨慎,夜幕降临后,刘厥兰带着专门制作的炸药包,在战友们的保护下,悄悄地摸向敌人的碉堡,但是,战场上的情况变化很快,加上夜晚光线不足,刘厥兰一时无法找到王凤麟之前指出的最适合安放炸药的位置。 此刻,引线烧了起来,时间快速流逝,危险越来越近,在生死关头,刘厥兰果断决定,把炸药包放到了碉堡外面的围墙旁边。 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响彻山谷,日军察觉到八路军的身影,随即发起猛烈攻击,王凤麟率领战士们顶着如雨的子弹,奋勇冲向碉堡,进入碉堡后,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惊讶不已,里面的日军东倒西歪,要么昏迷不醒,要么惊慌失措,根本无力反抗,原来,刘厥兰虽然没能将炸药包准确放置,但这次失误却意外地利用爆炸的冲击波震晕了碉堡内的日军,给八路军制造了一次千载难逢的进攻良机。 战斗结束得很快,八路军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就赢了,一开始,王凤麟因为刘厥兰的“失误”有点生气,但是了解了真实情况后,他立刻变得高兴起来,对刘厥兰的勇敢和聪明非常佩服,徐家楼战斗的胜利让八路军的士气大涨,也说明了在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灵活运用各种战术非常重要。 这场意料之外的胜利,仔细想想是不是有什么高招在里面,刘厥兰那个看似犯错的举动,难道真的是不小心吗,在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那些“正常”的做法和“不走寻常路”的做法?

0 阅读:129
醉卧桃花林间

醉卧桃花林间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