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休法师灰身塔」
安阳灵泉寺石窟岚峰山区补遗。
慧休法师灰身塔在岚峰山窟龛的最北端,建于唐贞观廿一年(公元647年),离光天寺、圣道寺众比丘尼及当地优婆夷的塔龛较远,南侧紧邻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的慧静法师灰身塔(图7),崖下还有乾封元年(公元666年)的员昭律师灰身塔(图8、图9),三者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慈润寺高僧塔林,也就是说岚峰山墓塔龛的墓主并非皆为女性。
慧休法师(548-646年)是隋末唐初著名高僧,俗姓乐,瀛州人,「续高僧传」卷十五中有传。生于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北齐河清二年(563年)十六岁时出家,师从道凭弟子灵裕等。后于邺中传法,门徒甚众,著述颇丰,并在隋唐之际的战乱中给予唐廷支持。玄奘早年游历至相州,慧休为其单独讲解「杂心」「摄论」。贞观初年诏入京师,固辞。晚年住慈润寺,贞观二十年(646年)九十九岁时在此圆寂。
慧休法师灰身塔雕于一长方形龛内,通高1.73米,宽0.71米,塔身正中辟尖拱形龛,龛楣装饰回首鸟头一对,龛两侧各雕一根束莲柱。龛内雕一坐僧,头部残,身着僧祇支,外披袈裟,结跏趺坐于榻上,手扶凭几。塔身上部雕五名力士,下施覆莲形围帐,上承两层叠涩塔檐,均饰以连珠纹,檐角垂铃。塔刹为双层覆钵,周围雕受花,覆钵之间饰仰莲,顶部为四层相轮和宝珠。
塔下台基刻有塔铭,末尾残缺,早年资料记录为「貞觀廿一秊四月八日」,即公元647年5月17日。塔北侧方龛内后壁刻塔颂,龛外石壁上还有「慈潤寺故大論師慧休法師刻石記德文」,乃时任相州刺史的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命人撰写,可见慧休地位之高。记德文与僧传的内容各有详略,可相互补正。
目前岚峰山主要窟龛沿线已修整路面,架设栏杆,可免受穿越荆棘之苦。但慧休塔偏居一隅,山路依然艰险,寻访还是有一定难度,位置见图10。
河南安阳灵泉寺石窟系列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