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本可改变蜀汉命运的计谋,只因为诸葛亮的胆小求稳而错失大好机会,也许要是马谡提出的,诸葛亮有可能会同意 ,只是因为是魏延的建议,而被诸葛亮戴着有色眼镜给否定了! 子午谷奇谋有可能未必成功,但不用此奇谋,北伐注定难以取胜。诸葛亮的五伐中原均以失败告终就是最好的证明!
子午谷奇谋的核心内容就是由魏延率五千精兵,五千人运粮,从子午谷直取长安,由于夏侯楙是个怯而无谋的主儿,必定弃城而走。魏延就可快速占领长安,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二十日内可以在长安会师,那么咸阳以西可定。这条计策在后来曹真伐蜀时也用过,只是遇到大雨而失败,但从侧面也证明魏军认为此路可以用。此一时彼一时,魏延走子午谷未必会遇到大雨。重要的是在汉代已有子午道通行记录,王莽就曾修子午栈道。其次魏延提议的是“出其不意的闪电战”,子午谷北口距长安仅百余里,魏国未必能及时反应。对比韩信的“暗度陈仓”,同样冒险但成功,关键就在于出其不意。第三就是守将夏侯楙,司马懿曾评价此子“纨绔子弟,若蜀兵骤至,必弃城走。”这个结论应当可信 但是,诸葛亮的保守和固执,使得这唯一的一次成功机会错失了,也算是诸葛亮的失误吧! 诸葛亮反对的理由有三点: 1. 子午道险峻,易中埋伏,风险过高。 其实高风险才有高收益 2. 长安未必能速克,若僵持则后勤断绝。此种假设是对于对手的不了解,司马懿对夏侯楙的了解更有说服力! 3. 采取“稳取陇右,逐步东进”的战略。后来的数次北伐证明此策略不行。 于是有了魏延的感叹“丞相怯,叹吾才用之不尽。”,这也反映出诸葛亮缺乏战术冒险精神。军事才能还是难入一流! 本来蜀汉攻曹魏就是以小博大,不用奇谋,想按部就班的取得胜利,无疑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