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智能辅助驾驶,如何正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赋予更良好的出行体验
先说缺点
宣传误导:
无论是新手还是老司机,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的认知几乎都是建立在车企宣传上。这容易给不了解智驾的用户一个误区,认为目前的智驾功能能大胆用和放心开。让用户过度依赖智驾,从而不敬畏驾驶安全。
驾驶员懈怠:
目前大部分车企的智驾能力都在说超越L2级,但实际还是在L2级的范围内,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全自动驾驶。当用户在高速上开启智驾功能的时候因为过度依赖会导致对于驾驶的懈怠。例如:行驶的过程中睡觉、玩游戏和看视频等。尤其是在事故发生前智驾系统出现故障或遇到超出其处理能力的情况时,驾驶员可能无法及时接管车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示例:曾有驾驶员在高速开启智驾功能后长时间刷手机和睡觉,当遇到前方突发状况时,智驾系统未能及时应对,驾驶员也因注意力分散无法迅速接管,最终导致追尾事故,造成严重伤亡。
技术的不成熟(局限):
接上面两点,车企现有的智驾能力在应对大部分路况都是OK的,高速上的表现会优于城区表现。这也是这两年为什么这么多人开始选择带有智驾能力的车型原因之一。但话说回来,智驾技术可说成熟了,也可以说不成熟。为什么会这么说?原因就是在面对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雪、浓雾时,智驾传感器精度会受影响,导致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在遇到道路施工、临时出现的障碍物、非标准的交通标志等、地面标志线不清晰,智驾系统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和采取应对策略。
示例: 暴雨天气中,雨滴会干扰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工作,使其无法准确探测目标物体的距离和速度,使智驾系统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出现偏差。”
缺点简评:
驾驶员过度依赖智驾会导致对驾乘人员的不负责,车企过度宣传智驾能力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认知误区。
优点:
安全性和提前性: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你都说技术不成熟了,为什么它的优点里有安全?智驾的安全不是说一定安全,它的安全是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辆传感器和摄像头探测车辆周边情况。激光雷达能够快速构建车辆周围环境的三维模型,精确测量与障碍物的距离;毫米波雷达则擅长在复杂环境下实时监测目标物体的速度和角度变化,车辆传感器和摄像头相互配合及时发现潜在危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示例:识别信号灯、礼让行人和提前预警
便捷性:
目前大部分车企的智驾能力表现是OK的,它能很好解决高速行驶时车辆的跟车距离、判断变道时机,解决长途出行的疲劳感,减轻驾驶员驾驶过程中高度集中的压力。其次像代客泊车和自动泊车也能很好的解决停车问题。
推进自动驾驶的落地:
从新能源最开始在研究电池再到推进智能辅助驾驶的落地,这一路走来,各家车企都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它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迈进。
三缺三优是我目前能想到的观点,也是我深度体验过各家智能辅助驾驶的一点认知。
智驾能力表现我认为相对优秀的几家:
华为的HUAWEI ADS3.0
理想的AD Max
昊铂的ADiGO GSD
极氪的浩瀚智驾2.0 D2D
小鹏的XNGP
其他没提的要么没试过要么就是我觉得它的体验并不好,懒得说也懒得提。目前这五家的智驾能力相对于其他车企而已,整体的体验更好。对于道路预判、施工、维护以及标志线的识别会更精准。
为什么开启智能驾驶辅助后为什么事故频发?车企对于智驾的宣传不严谨是重点,我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肯定有了解,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大部分用户在第一次使用智驾之前都需要学习和考试,通过考试后才允许使用车辆智驾功能。但为什么还是能看到这么多关于开启智驾导致的伤亡事故,我认为最应该反思的不是车企,而是作为驾驶员的自己。
有的媒体在宣扬车坐不开,并定调这种节奏,我只能说这是对于其他道路参与者的不负责,更是对关注它的网友不负责。
导致事故的结论:
部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智驾系统经过多次测试,不会轻易出现问题,从而放松了对驾驶安全的警惕。此外,一些新手驾驶员由于对自身驾驶技术缺乏自信,过度依赖智驾系统,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会忙中出错。
那如何正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并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
首先你要充分了解自己车辆的智驾功能和规则,清楚地认知智驾在带来便利时产生的风险。开启智驾功能后手必须搭在方向盘上,不能图方便的用水瓶和握力带以及其他东西欺骗方向盘的感应;时刻关注路面信息,遇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接管车辆确保安全;切勿长时间脱离方向盘;开车途中严禁嬉戏打闹和观看视频画面;定期洗车以及擦拭车辆的激光雷达和传感器,确保上面没有污渍和遮挡。
要清楚智驾只是车辆的一种功能,它是为了让你能有更好的体验更舒适的出行,并不是让你坐着玩手机、看电影。要时刻牢记方向盘和刹车的第一控制权必须掌控在自己手里,当智驾提醒接管也必须第一时间接管,这不仅是保障自身安全也是保障同车人员安全。
智驾赋予便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当你完全依赖相信智驾忽视驾驶,你会发现网上所见到的事故会在自己的身上应验。
切记:开车的第一责任人在驾驶员,等到事故发生后再去找理由和借口就已经晚了。开车安全无儿戏,敬畏驾驶为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才是对于开车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