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开始收割“银发韭菜”》文/杨鑫宇 莫听风
民政部数据显示,未来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将净增超1000万。然而,“银发经济”尚未成熟,针对老年人的网络欺诈却已泛滥。在短视频平台上, “靳东”“建国弟弟”等主播用话术 “拿捏”中老年粉丝,诱导他们购买高价商品,使其沦为“韭菜”。但粉丝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主播”实则是AI技术生成的“数字人”。
此类现象屡禁不止,根源在于老年人数字生活缺乏坚实的法治保障。封一个“靳东”,又冒出个“建国”,说明仅靠平台打击特定账号,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加快完善数字法治,立法明确AI生成内容标识义务,强化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快速响应的网络诈骗处置机制,并畅通老年人维权渠道。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法治不能仅止步于事后惩戒,而应及早约束和调动技术、亲情与社会协同发力。值得注意的是,治理过程中要兼顾保护与赋能。在打击欺诈的同时,也要帮助老年人真正融入数字生活,让他们既能享受科技便利,又能有效防范风险。
此外,子女应主动帮助老人提升数字素养,企业应开发适老化产品,社区应开展常态化反诈宣传。只有构建“法治+技术+亲情”的全方位防护网,才能为老年人构建安全、温暖的数字环境,这才是发展“银发经济”的必由之路。
漫画《为寿星捏把汗》邝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