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给孩子喝一次真正的“中医疫苗”,顺应时节调养,通脑络、化痰浊,孩子恢复专注力

乖乖评养好的 2025-04-04 18:28:56

清明给孩子喝一次真正的“中医疫苗”,顺应时节调养,通脑络、化痰浊,孩子恢复专注力,告别多动! 每个家长都对孩子的健康牵肠挂肚。常规疫苗能抵御外界病菌,可有些孩子先天不足,脑络不通,痰浊阻滞,进而引发多动症,这又该如何是好? 其实,中医也有应对之策,石菖蒲就是一剂妙方。 石菖蒲最适宜在清明前后使用,借助春季的生发之力,提升体内清阳之气。 多动症的孩子,不少是因孕期胎毒未清,出生后饮食不节,滋生痰浊,蒙蔽脑窍。 再加上学习压力、家庭氛围等因素,导致肝气郁结,致使脑络不畅,无法集中注意力,行为多动。 石菖蒲能开窍醒神,搭配茯苓利湿化痰,可逐步清除脑窍中的痰浊。 多动症孩子舌苔厚腻,如同脑窍被迷雾遮蔽,思维难以清晰。 石菖蒲搭配远志,能交通心肾,驱散脑窍的阴霾,让孩子恢复专注。 这里有个简单的调理方法——醒神开窍粥。取石菖蒲15克,茯苓10克,远志6克,粳米50克。先将药材煎煮40分钟,取汁后加入粳米熬粥,早晨温服,效果最佳。 清明前后给孩子食用石菖蒲,顺应天时,让药性直达脑部,通脑络、化痰浊,让孩子快速集中注意力,告别多动行为。 门诊案例: 浩浩,8岁男孩,从幼儿园起就被老师反映坐不住,小动作多。 上小学后,情况愈发严重,课堂上不是东张西望,就是随意走动,打扰其他同学,写作业时拖拖拉拉,注意力难以集中,还经常丢三落四。 平时脾气急躁,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晚上入睡困难,睡后多梦易醒。 偏爱油炸食品和饮料,大便干结,舌苔白厚腻,脉象弦滑。 经过诊断,为其开具通窍宁神方,选用石菖蒲、茯苓、远志、郁金、钩藤、白芍、莲子心、炒麦芽等药物进行调理。 同时,嘱咐家长每天早上给浩浩煮醒神开窍粥,助力调理。 首次复诊时,浩浩在课堂上随意走动的次数明显减少,写作业时的专注时间延长至10分钟左右,晚上睡眠质量有所提升。 鉴于效果初显,第二次复诊时,适当加大石菖蒲的用量,并加入胆南星,增强化痰开窍的功效。此时,浩浩的大便恢复正常,发脾气的次数也减少了。 第三次复诊,根据浩浩的恢复情况,调整药方,去掉钩藤,加入桑寄生,进一步巩固疗效。 经过3个月的系统治疗,浩浩在课堂上能专注30分钟左右,主动完成作业,情绪也稳定了许多。 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孩子舌苔厚腻、喉间痰鸣,表明体内痰浊积聚,蒙蔽脑窍。 脉象弦滑、情绪急躁,说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导致脑络受阻,无法集中注意力。 此外,肾精不足,心肾不交,也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力和情绪控制。 治疗过程中,采用芳香开窍、涤痰化湿的药物,疏肝理气、调节情绪,促进心肾相交,让脑窍恢复通畅,气机恢复顺畅,孩子自然能够集中注意力,告别多动。

1 阅读: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