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的这首诗写的是洛阳。 神都洛阳就是牛,

在哪里呢 2025-04-04 21:30:25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的这首诗写的是洛阳。 神都洛阳就是牛, Ai都向他承认错误了。 随着牡丹花季的到来, 洛阳一些网友又开始炒作刘禹锡的诗了。 不然哪来的热度? 有档诗词竞答比赛,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里的京城指哪里? 竟然把洛阳剔除在选项之内, 这不是明着否认作者写的是洛阳吗? 其实,这首诗写的长安是有依据的。 《赏牡丹》约作于唐大和年间(827—831),当时刘禹锡经历“永贞革新”失败后重入长安。 唐代自高宗、武后时期开始盛行赏牡丹,至玄宗时成为贵族文化符号。当时,牡丹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富贵、繁荣的象征。诗中“国色”一词,源自李正封“国色朝酣酒”,经刘禹锡引用后成为牡丹的专有形容词。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刘禹锡创作了此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既展现了当时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 1、《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根据诗中用李正封“国色”之语,推测此诗为大和二年(828年)至五年(831年)作者在长安所作; 2、《刘禹锡集笺证》认为作于唐大和年间作者重入长安之时; 3、《刘禹锡诗文选注》诗为永贞革新时所作。 唐时期曾是一京四陪, 即京都长安, 东都洛阳, 南都襄阳, 西都凤翔 北都太原。 刘禹锡时代,长安是京城,洛阳是东都, 显然刘禹锡笔下的京城是指长安。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东都。 把诗人的诗改一改, 别人就不会说洛阳抢历史了。

0 阅读:0
在哪里呢

在哪里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