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看了京剧《奇袭白虎团》,好奇地问肖华:“这人还在不在,任什么职

蜀山史道 2025-04-04 22:45:24

1964年,毛主席看了京剧《奇袭白虎团》,好奇地问肖华:“这人还在不在,任什么职务?”,肖华如实回答:“不大清楚.....”

毛主席一向喜爱京剧,1964年,毛主席在一次全国性的京剧现代戏观摩表演中,欣赏了京剧《袭击白虎团》。

节目一结束,毛主席就亲自接待了所有的出演人员,对这出戏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节奏紧凑,声音洪亮,扣人心弦。

整个过程中,毛主席都被这位主角的英雄气概给征服了,他不停地鼓掌,直到看完了这出戏,他才对一旁的政治部主任肖华询道:“这人还在不在,任什么职务?”

肖华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不大清楚.....”

演出之后,肖华马上指示济南军区,要搞清楚杨育才的实际情况,济南军区政治部得到这个任务之后,很快就派人前往杨育才的部队,进行详细的考察。

那时候,杨育才是203团侦察连的副连长,他在军队50多公里外的一个农庄里,一边生产,一边进行练兵,这让人很奇怪,为什么这么一位战斗英雄,“进步”却这么慢?

杨育才生于陕西省的一个偏僻山村,自幼家境贫困,经常挨饿受冻,1949年4月,杨育才参加了军队,次年就加入了党组织,在部队里担任过许多职务。

1951年,他跟随军队入朝,在战场上英勇奋战,身经百战,屡战屡胜,为军队立下赫赫战功。

一次,杨育才得到了上级的指示,以小组暂时的指挥官身份,率领一支总共13人的侦察队,深入朝鲜战场,伺机偷袭。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能够顺利进行,在行动之前,他们扮成南朝鲜军的样子,杨育才扮成美国参谋,并带着各种各样的战斗器材,由朝鲜人民军担任这次行动的向导。

1953年7月13日晚上,战争打响,杨育才率领的作战部队,在我军的火力掩护下,按照朝鲜人的指示,向敌军指挥部前进。

杨育才他们前进的时候,更是发生了一件非常戏剧化的事情,那就是杨育才走着走着,忽然间就看到了队伍后跟了一个人。

杨育才他们当即就把那个人给控制住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此人乃是“白虎团”的人,之前害怕解放军的火力,就藏在了灌木丛当中假死。

而杨育才等人经过的时候,他还以为是自己人要撤离,于是也跟着走了过去,杨育才他们也正好缺个“舌头”,现在正好合适。

杨育才从这名朝鲜战士的口中,知道了白虎团使用的是“古伦姆~欧巴”的密语,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于是,他们顺利地摸到了“白虎团”所在的区域,然后直接突袭了正在开会的白虎团高层,数颗手榴弹直接将那些高层给炸死了。

甚至连白虎团的军旗都被他们没收了,摧毁了他们的指挥所、军火库和不远处的油库,这次作战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圆满完成。

这一作战也使得朝鲜战场上的战事迅速落幕,杨育才等人的这一次奇袭,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甚至朝鲜政府还为此颁发了嘉奖。

杨育才甚至还被朝鲜政府授予了荣誉勋章,众人本以为他通过这次表现,待遇方面会比以前好很多,但现在看来,他在军队中的地位竟然和以前没有任何区别。

抗美援朝后回国11年,杨育才一直担任副连长,但杨育才从不对人诉苦,更不会因为立功而一定要嘉奖提拔。

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派人去调查,原来杨育才一开始是国民党的人,杨育才虽然没有主动参军,却也是后来投靠了共产党。

恰好杨育才所在的那一支,正好是那些老战士云集的地方,根据他们的年龄和资历,杨育才的确不具备晋升的条件。

毛主席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对士兵们的不公正待遇很是担忧,因为毛主席的注意,他的升迁速度很快,不久就被提拔到了副团长的位置上。

杨育才当官以后,并没有忘了自己的初心,依旧是一心为国为民,并且不断的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仗着自己的地位,去享受什么特殊的待遇。

杨育才的儿女们也都成了军人,不过并没有靠着杨育才的地位得到什么特别的待遇。

直到退休以后,杨育才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下一代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甚至还获得了国家老有所为奉献奖,一辈子都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这四个字。

0 阅读:60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