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打响后,北京功德林中的一名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提出了两点对美作战建议,毛主席看后很高兴地表示:这是个奇才!此人更是获得了毛主席单独的特赦!
功德林这个名字和它的用途并不贴切,这里可不是一个歌颂英雄的场所,它只是一个专门用来囚禁和改造战争罪犯的场所。
这里关押的都是原来的国民党将领,其中就有一位,曾在抗美援朝时期给志愿军出过很多建议,最终得到了毛主席的赦免。
此人名为吴绍周,自幼聪慧好学,在故乡的私塾中学得很好,二十岁时,为了报效祖国,进了贵州学兵队。
吴绍周以其过人的胆识与才能,迅速在军中崭露头角,1923年,自贵州讲武堂毕业后,被派往黔军前线,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践踏大地,吴绍周不能袖手旁观,毅然投身于保卫国家的战斗中,特别是台儿庄、西峡口两场战斗,智勇双全,指挥有方,屡建奇功。
在西峡山口,他以奇兵之道,将日本人团团围住,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却没想到,这位伟大的抗战英雄,却在不久之后,成为了国内战争的牺牲品。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后,吴绍周曾犹豫过,他是一位资深的国军将领,他无法对着自己的同胞开枪,但身为一名战士,他也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荣耀。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机会出现了,趁黄维部队突围之时,吴绍周见机得快,趁机从敌人包围中脱身,他原打算等人民解放军到达后,将自己所知的军事情况呈给解放军。
但是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吴绍周被迫退回到国民党的大本营,最后在玉皇庙附近缴械投降,沦为战俘。
吴绍周被押送至北京功德林战争罪犯收容所,与一般人不同,他不怀怨恨,而是安分守己,积极进行改造。
1950年,由美国领导的联军,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悍然出兵朝鲜,要求苏联提供援助未果,朝鲜随即向中国发出求助,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遣志愿部队参加这次战役。
事实上,这不仅是对朝鲜的援助,更是对新中国的一次安定,新中国建立之初,形势并不稳定,外部势力对我国虎视眈眈,随时都会对我国发动进攻,志愿军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毅然渡过鸭绿江。
当时,吴绍周自知国民党大势已去,他迷途知返,率军投诚,现在,志愿军马上就要开赴朝鲜与美国作战,吴绍周利用他在国民党时期对美国情况的了解,为志愿军提供了一些忠告。
吴绍周在监狱里写了一份建议书,他知道,自己的国家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乱,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所以才会提出建议,凭借他的阅历,以及对美国人的战斗方式和特征的了如指掌,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与美国人抗衡。
在吴绍周的提议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挖战壕,美军的武器太过先进,我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若是硬碰硬,必定会伤亡惨重,想要取胜也是难上加难。
如果修筑战壕,就能极大的降低美军的炮弹威力,让我军的伤亡降低到最低,另外,在敌人的炮火袭来前,我军战士还可以利用战壕来掩护自己。
美国的炮火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因此,志愿军完全可以等到美国人发动了一次进攻,然后再继续前进,这样就能将我们的进攻能力发挥到最大。
但由于武器的局限性,我们不可能坚持太久,更不可能将敌人逼到三八线附近,为此,吴绍周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利用美国人的骄傲,在晚上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届时,中美军队将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双方的武器力量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而志愿军又有坚强的意志,这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美国人自以为是,在晚上的时候,他们的戒备也会大大降低,这对志愿军的攻击是有利的。
吴绍周的这两个提议,毛主席都很赞同,1952毛主席亲自提议,让吴绍周提前出狱,这也经过了中央领导的同意。
吴绍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大功,吴绍周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兴奋,出狱之后,他就想返回长沙,立志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