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焦电影史戈达尔与特吕弗的恩恩怨怨还是连续剧~戈达尔再次调侃美国人的电影品味。

若芹评娱乐 2025-04-04 23:21:43

深焦电影史 戈达尔与特吕弗的恩恩怨怨还是连续剧~戈达尔再次调侃美国人的电影品味。

看了特吕弗的《日以作夜》之后,我认为我的电影《蔑视》要更真诚些,因为我完全置身于外。在当时我并没有这么想,假如现在我必须做的话,这是我第一件要做的事。特吕弗在片中并未交代挑选演员的理由,所以我说他的电影不真诚,比方说他为什么选让—皮埃尔·利奥德?他为什么选……特吕弗自己只出现在一张小床上,然后在画面上叠印“电影”这个词,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他在想电影真是愚蠢透了。

特吕弗的第一部电影……说真的,他的电影生涯实在很怪异。假如将特吕弗的真实生活搬上银幕,一定是部精彩的作品,制作成本一定高得出奇。因为他有一段奇怪的电影生涯。当我们看过他的首部作品《四百击》后,就会对他的过去稍有认识。说实在的,我觉得他在《四百击》之后出现了断层,我也想不通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他完全听任电影的摆布,最后变成了他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比较他初期写的文章和现在拍的电影,会让我们感到十分讶异。不可思议的是,他在某些再版的书中,居然删除了某些部分。他刚出道时曾数落克洛德·奥当—拉哈和让·德拉努瓦的不是,挑衅地批评让我们看不下去的地方。我们指名道姓,公开地批评别人,甚至攻击别人的身体缺陷。这在社交场合是不会发生的,通常导演并不会说别人的坏话。我们却没有任何顾忌,因为我们当时并不搞这一行。后来我在特吕弗的回忆录中居然没看到他批评奥当—拉哈的那一段话,他将这些段落全删除了。真是怪事,我是说……是谁干的好事?是谁在重写自传?如此做用意何在?

或许是特吕弗的想法变了?是啊,但至少他要说明哪里改变了吧,这一点才是最有意思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改变想法,问题是他应该说明这种改变。

提到这一点时,我想到在维希政府时期拍的所有电影,法国电影整体上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除了《日以作夜》,我想放的另外一部是明奈利的《罗马之光》,而不是这部《玉女奇男》。《罗马之光》与《日以作夜》有点类似,但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类型。总之,《日以作夜》让人以为是部大制作,但其实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电影小品罢了,或者说一部普普通通的喜剧小品。这就是这部电影赢得美国人尊敬的原因,他们一向喜欢,比如说,马塞尔·帕尼奥尔拍的那类电影。不过,他们并不喜欢他的《安吉儿》,他们喜欢的是《面包师之妻》,或诸如此类的东西……《表兄妹》。地道的法国传统。

【全网首发】《电影的七段航程:戈达尔论电影》正在深焦DeepFocus独家售卖中,扫描图中二维码查看详情。

【收听播客】“小宇宙”或“喜马拉雅”搜索深焦DeepFocus了解更多内容

0 阅读:0
若芹评娱乐

若芹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