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车辆后仅仅2秒钟,碰撞就发生了,还真被余承东说中了。 这三位女孩开的是小米S

帽客 2025-04-05 08:48:31

接管车辆后仅仅2秒钟,碰撞就发生了,还真被余承东说中了。 这三位女孩开的是小米SU7标准版,这款车采用的是纯视觉方案,没有配备激光雷达。 余承东早就提醒过,要是在路上放个静止的货柜,采用纯视觉方案的车还是会撞上去。 而且啊,如果广告牌或者建筑物反光到摄像头,摄像头就会暂时“看不见”东西。要是前方突然出现紧急状况,就会错过最佳的反应时间。 在高速上,这三位女孩开启了智能驾驶功能,可前方的障碍物系统却没识别出来。她们赶紧接管车辆,但已经来不及了。 这场悲剧简直就是照着余承东三年前的预言发生的。2022年,华为智能驾驶负责人余承东在技术论坛上提出一个“死亡测试”:纯视觉方案在晚上遇到静止障碍物时,很可能会失效。当时台下的人哄堂大笑,有人觉得这是竞争对手在打压,还有人嘲笑他是“危言耸听”。现在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重新去思考这场关乎生死的技术路线的争论。 深夜22点44分,德上高速公路的光线强度只有23勒克斯,差不多就是月光下的能见度。小米SU7标准版的摄像头,这时候就像一个戴着墨镜走夜路的醉汉。施工路段的三角锥桶反射率不到15%,在纯视觉系统的算法里,这些障碍物就跟噪点组成的影子差不多。 数据显示,车辆在碰撞前2秒才发出警报。这2秒意味着什么呢?车当时速度是116km/h,每秒能前进32米。等系统终于“看清楚”路障的时候,危险已经在62米外等着了。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标准版车型的算力只有84TOPS,处理这场危机得花0.8秒,留给驾驶员真正的反应时间,其实只有1.2秒。 话说回来,要是开的是搭载激光雷达的MAX版本,这场悲剧或许就能避免。禾赛128线激光雷达能在200米外扫描到精度5cm的障碍物,点云密度是摄像头的20倍。可惜这三位姑娘为了省3万元差价,最终丢了性命。 小米的声明那话术堪称教科书级别:“驾驶员接管后碰撞时速97km”。但仔细看时间轴,从系统报警到撞击就2秒。人从眼睛看到信号,到踩下刹车要0.3秒,大脑判断路况还得再花0.5秒,这套生理机制可是经过上百万年进化来的,现在却要求在0.8秒内完成决定生死的操作。 还有制动踏板开度的数据也很有意思。碰撞前驾驶员把刹车踩到了38%,在工程师看来,这就跟想用牙签撬动卡车一样——专业车手紧急刹车的时候,踏板开度一般都超过80%。不是姑娘们不想活,而是慌乱之中根本来不及把刹车踩到底。 车企总喜欢在用户手册里藏免责条款,写着“辅助驾驶不能替代人类”,可广告里说的又是另一套。雷军亲自演示SU7自动泊车,直播间主持人还高喊“全程零接管”。这种营销话术的矛盾,就跟烟盒上印着“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充满黑色幽默。 事故现场有个细节特别让人心疼,被烧成框架的车里面,三具碳化的遗体还保持着推门的姿势。家属质疑“为什么车门锁死”,小米客服说有应急机械拉手的设计。但问题是,当12V电源损坏、车体变形卡死的时候,那个藏在车门夹层里的拉手,比找保险箱密码还难。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教授宋健做过实验,磷酸铁锂电池在遭受97km/h撞击时,热失控反应只要12秒。而国标规定车门自动解锁的时间窗口是30秒,在这场死亡竞赛里,姑娘们连十分之一的机会都没捞着。 更离谱的是,雷军去年高调演示的“防弹涂层西瓜”,在真实碰撞中啥用都没有,就像皇帝的新衣。那个从六楼掉下来都不破的西瓜,到底还是没能扛住现实物理定律的冲击。 看着社交平台上那些“智驾解放双手”的推荐视频,再对比事故时间轴里那2秒的死亡倒计时,真让人有种荒诞的割裂感。车企把L2吹成L4,消费者把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这场大家一起做的美梦,得用多少鲜血才能叫醒啊? 余承东的预言成真了,但这不是某一家车企的问题。从特斯拉到小鹏,从坚持视觉方案的到采用激光雷达方案的,整个行业都在摸索着前进。区别就是,有些企业把用户当试验品,有些企业起码还能给用户一些保障。 这场事故最奇怪的地方在于,好像所有人都没做错什么:姑娘们按照手册使用辅助驾驶,车企拿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监管部门也批准了技术方案。可三条人命就这么没了,就像水滴掉进热油锅里,一点声响都没留下。 或许我们该问问: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敢把自己的命交给车机系统吗?

0 阅读:285

评论列表

用户73xxx93

用户73xxx93

2
2025-04-05 20:49

友商们,自媒体们,泼天的富贵来啦,赶紧开车同路段测试,证明自己比小米强多了,上次小米断轴,第一个去的阿维塔呢?

宇宙轻语

宇宙轻语

2
2025-04-05 22:09

👹👺🤡~~不能靠活人做实验来完善“智驾”!!新药实验还得先找老鼠那!!你要没有100%的安全保障,你就不要安装到车上!!三个女孩这样被惨死,雷军应该切腹谢罪!!

鸿蒙NEXT尝鲜用户

鸿蒙NEXT尝鲜用户

2
2025-04-05 20:09

某粗粮公司,生产电动汽车,2024年销售13万台,2024年全年叫拖车1000多次,折算下来,每65辆汽车1年会发生1次重大事故!原因我分析过了,不靠谱的公司,生产了不靠谱的汽车,卖给了不靠谱的司机,发生了很多不靠谱的事故!什么人最爱粗粮公司汽车?我分析了主要有5类人:杀马特,黄毛,屌丝,衔溜子,网红!有这样的不靠谱用户,不靠谱的粗粮汽车,上路发生任何问题都不奇怪!珍爱生命远离粗粮汽车!

大白菜 回复 04-05 22:26
别老复制粘贴了,看得眼睛疼……

南郭清游

南郭清游

2025-04-05 22:20

在安全模块上做减配,这种公司完全是漠视生命!唯利是图!丧尽天良!

猜你喜欢

帽客

帽客

隐藏野心 悄悄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