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春天,四川凉山的日都迪萨村还如隐匿在云端的孤岛,陡峭的悬崖、崎岖的山路

风景如画看社会 2025-04-05 10:39:17

1992年春天,四川凉山的日都迪萨村还如隐匿在云端的孤岛,陡峭的悬崖、崎岖的山路,将这里与外界的文明远远隔开。这天,年轻的李桂林正在乌史大桥乡的集市上买菜,突然,一阵带着浓重口音的呼喊穿透喧闹:“李老师,李老师! 李桂林转身,看到同村村民吉克阿木气喘吁吁地跑来。“李老师,村里的老教师走了,娃娃们没老师教,都快荒废了!”吉克阿木双手紧紧抓住李桂林的胳膊,眼中满是焦灼与期待。李桂林心头猛地一震,日都迪萨村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瞬间浮现在眼前。 彼时,李桂林在乡中心小学已有稳定的工作,教学环境和待遇都不错。但想到村里的孩子因为没有老师,可能永远被困在大山,与文明和希望绝缘,他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当晚,李桂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妻子察觉出他的异样,轻声询问。李桂林将白天的事和盘托出,妻子听完后,眼眶泛红:“我知道你放心不下那些孩子,我支持你回去。 就这样,李桂林辞去了乡中心小学的工作,带着妻子陆建芬回到了日都迪萨村。他们的到来,为这座几乎被文明遗忘的村庄带来了第一缕希望的曙光。然而,教学的艰难远超想象,教室是四处漏风的破木屋,课桌椅是参差不齐的木板,教材只能靠李桂林一趟趟翻山去背。 最让人揪心的,是孩子们每天上下学都要攀爬落差千米的天梯。有一次,一名学生在攀爬时不慎滑落,李桂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从那以后,每次上下学,他和妻子都会护送孩子们。寒来暑往,他们的身影在陡峭的天梯上往返无数次,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身上留下多少伤痕。 在李桂林夫妇的坚持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考上大学,改变了命运。2008年,李桂林夫妇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可他们依旧坚守在这片大山深处,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山里的孩子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 。

0 阅读:0
风景如画看社会

风景如画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