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占不占宁远城并不重要,因为他这趟出兵是为了劫掠物资而不是占地。
努尔哈赤率兵到达宁远前,已在右屯缴获粮食三十万石。见宁远一时半会难以攻克,他就转头袭击觉华岛。三万军民被尽屠、岛上物资洗劫一空(饷银都有几十万两)、两千多战船运输船被焚毁......
这怎么看都是惨败,辽西至兵部的一系列官员怎么自救呢?那就得拿宁远和袁崇焕说事儿了。
战后袁上报战果,例行(或者公式化)先吹战果辉煌“大炮打死无数”,但到具体战功就只有“奴夷首级二百六十九颗,活夷一名,降夷十七名”,没说毙或伤奴酋; 山海关主事陈祖苞检验战果后,把袁的描述降了一档,不要瞎吹什么无数,明明只干掉数千敌寇,“奋勇焚击,前后伤虏数千”。而且他还加了一句“内有头目数人,酋子一人”; 他们的上司经略高第汇总奏报朝廷时暗示了“酋子”的身份,“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 兵部尚书王永光收到奏报后就开始重点凸显宁远之战的重要,“恢边胜筭以宁远为第一功,而灭奴要会以叙宁远为第一务,文武将吏从此立为脚,富贵功名从此发轫”。除此之外他还表示,为激励后进不应再追究右屯、觉华之责,“姑免失粮弃岛之深求策励于后”。
天启也需要一场胜利来清扫广宁惨败的晦气并装裱下自己的英明神武,于是内阁票拟,“虏遭屡挫,打死头目,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关门既已无虞,宜亟发重兵,相机追剿,以收全胜。所获功次,一体优叙。”
就这样,一场惨败被包装成上下皆有功的大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