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被前男友杀害5年后仍无法安葬清明节的济南街头,柳云妈妈李秀娥蹲在田埂上烧纸

孤丹评综艺 2025-04-06 09:50:45

女生被前男友杀害5年后仍无法安葬 清明节的济南街头,柳云妈妈李秀娥蹲在田埂上烧纸,火光映着她满头白发。女儿被前男友杀害5年了,遗体至今躺在殡仪馆冰柜里,38万停尸费像块巨石压得全家喘不过气。更扎心的是,法院都判了凶手死刑,却拿不到一张死亡证明——这场跨越五年的悲剧,暴露了刑事案件中令人心碎的细节。

冰柜里的五年:母亲每年清明隔空祭拜

2020年1月那个雨夜,25岁的柳云被前男友王富拖进济南某小区地下室勒死。凶手用她的手机给母亲发消息报平安,直到次日被发现时,女孩的指甲缝里还嵌着血迹,脖子上的勒痕深可见骨 。案发后,警方将遗体移交殡仪馆保存,但谁也没想到,这场等待竟持续了1800多天。

“每年清明、忌日,我们都来济南烧纸,隔着冰柜摸摸女儿的手。”李秀娥哽咽着说。为给女儿攒安葬费,她在工地干活时被机床切掉四根手指,落下终身残疾。儿子考上了211大学研究生,全家却因这场官司负债累累 。

死亡证明成死结:法院判决书为何不管用?

2024年1月凶手伏法后,家属以为终于能接女儿回家。不料殡仪馆要求必须公安机关开具死亡证明,而派出所却坚持“判决书就是证明”。双方各执一词:

殡仪馆:判决书是司法文件,不是《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的死亡证明

警方:终审判决已确认死亡,无需重复开具

更荒诞的是,遗体保存协议里根本没写清费用标准。直到最近,家属才看到清单上赫然写着38万冷藏费——相当于每天200元,单人单间冰柜存了5年 。

律师解读:38万该谁买单?

家属主张:警方从未通知处理遗体,按协议应由办案机关承担

殡仪馆反驳:协议规定“家属无正当理由不处理才收费”,但办案机关未明确通知

法律专家:刑事案件遗体处理存在空白,需立法明确责任归属

类似事件并非孤例。山东另一地受害者家属也因15万停尸费陷入困境,有民警坦言:“怕凶手翻供,案子没彻底结前不敢火化” 。

人性拷问:当正义遇上现实

费用争议:38万对农村家庭是天文数字,律师建议司法救助

程序困境:从案发到执行死刑耗时4年,遗体保存成“制度性遗忘”

社会反思: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超60%刑事案件遗体超期存放,仅12%家属能承担费用

网友热议:“判了死刑还要家属付钱?这和杀人偿命根本矛盾!”

“求求有关部门特事特办,让女孩入土为安吧!”

“建议建立刑事案件遗体托管基金,别让家属流血又流泪”

站在2025年的清明,看着柳云妈妈佝偻的背影,我们不禁要问:当法律程序撞上人间疾苦,究竟该谁让步?38万停尸费背后,是程序正义与生命尊严的碰撞,更是对司法温度的终极考验。如果连最后一程都走得如此艰难,正义还如何抚慰人心?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孤丹评综艺

孤丹评综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