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曾在采访中说过,夺冠后印象最深刻的是霍英东。她说,每次奥运会,霍老都会给获

史记新说吧 2025-04-06 11:49:07

邓亚萍曾在采访中说过,夺冠后印象最深刻的是霍英东。她说,每次奥运会,霍老都会给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送一枚两公斤重的金牌,就连没有进入前八名的运动员,也会给一个作为鼓励,邓亚萍说自己一共得到了四块!  霍家对中国体育的贡献有多大?单看霍英东离世后下葬的规格就知道了。   2006年10月28日,红色爱国商人霍英东在京病逝,享年84岁,10月31日,霍英东的灵柩被送往国家领导人专用停机坪,他将从这里搭乘专机回香港,一路上,霍英东的灵柩都被国旗覆盖!   棺盖国旗,以国葬之礼下葬,霍英东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六人,前面五位分别是周总理、朱德元帅、毛主席、宋庆龄、邓公,受之国礼,足以证明霍老对新中国的贡献价值。   11月6日葬礼当天,香港各界人士都来送别霍老,董建华、何鸿燊等10位香港政商界翘楚为他扶灵,警车开道,灵柩在国旗的覆盖下,显得更加的庄重,红色是新中国对这位赤胆忠心爱国人士最好的肯定。   在霍英东、霍震霆、霍启刚三代人的努力下,如今的中国已然成了世界瞩目的体育强国,那百年的软弱,中国被世界排挤,别说站上世界之席,就连挺直腰板说话都不可能。   霍英东利用他在国际的人脉和影响力,在战乱时期,不断为前线运送军用物资,别的商人是发国难财,霍英东是前线缺什么,他就送什么,赚钱这茬,早就抛到了脑后。   彼时的香港也不太平,在英国的眼皮子底上,霍英东想把一船一船的物资送出香港并非易事,如何规避严格的检查,霍英东绞尽了脑汁,只有货物安全出港,霍英东才会松一口气。   内外战火平息后,霍英东又把重心放在了国家体育发展上,让中国运动健儿们重新与世界并肩,成了霍英东的责任,四处奔走,四处牵线,霍英东为了中国体育散尽家财。   有钱能使鬼推磨,打不通的路,就用钱砸,打得通的人脉,就用资本家的那一套,只要能达到目的,霍英东并不介意具体用什么方式。   1993年,中国第一次申办奥运会,但由于悉尼从中作梗,中国以一票之差落败,为了申奥,霍英东用尽了自己的资源,当失败的消息传来后,霍英东久久不能回神。   2001年,中国再次申办奥运,这一次北京终于胜出!成功申办奥运,对中国在国际的地位和中国在世界体坛的地位,都有着特殊且隆重的意义。   得知申奥成功,已经78岁的霍英东像个小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天晚上,霍英东破天荒的喝了酒,又下水去游了几圈,兴奋得更是一宿难眠。   为了鼓励运动员们为国争光,霍家更是全力支持着体育的发展,建场馆,投资赛事,增加运动员福利,改善运动员生活条件,为优秀运动员们准备额外的奖励。   霍英东嫌弃奥运会的奖牌是假货,只是面上渡了一层薄薄的金,便大气自费为运动员颁发两公斤纯金金牌,这可不是只为冠亚季军准备,只要进入奖牌前8名的运动员,霍英东都给颁发两公斤纯金金牌。   单就邓亚萍一人,就拿到了四块纯金的金牌!   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赛场,霍英东带着全家到场为许海峰助威,为了鼓励运动员们努力拼搏,霍英东投资1亿成立了霍英东体育基金会,只要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霍英东都会再次给予他们奖励。   为了给中国足球撑腰,霍英东主动申请成为足协副主席,还带着国足踢进国际足联,为了1993年申奥能成功,霍英东更是承诺,愿意捐10亿用于比赛场馆的修建。   虽然1993年申奥失败,但2001年申奥成功后,霍英东依旧带着他的诺言,捐出1亿用于修建赛场,很遗憾,霍老没有见到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盛况,在2006年就因病去世了。   红色思想代代传,霍老离世后,儿子霍震霆接过家族重担,继续为中国体育努力,儿孙没有埋没霍老的英名,孙儿霍启刚更是成为了青年一代的杰出人物,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发展气势。   孙媳郭晶晶更是霍家的骄傲,2024年巴黎奥运会,郭晶晶以跳水项目裁判长的身份亮响,中国跳水项目受了太多不公平待遇,郭晶晶的一袭裁判长身份,硬是以一己之力,把中国队护在身后。   霍家三代人都在用他们的努力守护着祖国的体育事业,也正是这份赤诚之心,霍家成了国内外体育界尊重、学习的楷模!

0 阅读:0
史记新说吧

史记新说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