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立平坐看云起老孙荐读2025年04月05日14:24
晨雾/转帖
特朗普的团队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特朗普的关税举措一出,天下哗然。别的不说,关税的税率是应该这么计算的吗?这两天,大家都在奚落这个计算方式的荒唐,进而印证特朗普的团队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草台不草台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一点:
在美国找到几个经济学博士不是很难的事情,在特朗普的团队中,真正懂关税的也不乏其人。比如特朗普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就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并长期进行关税政策的研究。我想,连我们都懂的问题,他们应该不会不懂吧。
一位朋友在转发我《关税,美国政府究竟是怎么想的》一文时,说了几句话:真相不重要,经济规律也不重要,特朗普怎么想才重要。所以,孙老师这篇文章很重要。我这里想说的是,我的文章也不重要,但特朗普怎么想的,的确很重要。
霸道吗?霸道。不讲理吗?不讲理。
据说,在关税方案公布的前几天,特朗普还在埋怨其团队制订的方案力度不够。还有报道说,在方案官宣前三小时,特朗普才在若干种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选择这个方案,首先考虑的不是合理不合理,也并非是因为简单,只有两个变量,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案的力度大。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既然现在几乎人人都觉得他的计算方式很荒唐,我们就得假定,他的团队甚至包括特朗普本人,其实也是知道这是荒唐的;那接着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在明知荒唐的时候,还用非常霸道的方式来强力推行?
这才是问题真正有意义的地方。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特朗普颠三倒四、出尔反尔,甚至谎话连篇。这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我相信,有一点是特朗普最真实最执着的想法,这就是让制造业回到美国,让美国再次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同时增加人们的就业机会。
前几天我就说过,现在特朗普团队关于美国经济的基本假设和逻辑已经变了:制造业立国,唯此为大。至于说别的,如针对大国等等,不过是因利乘便,顺手牵羊的事情。
说到美国制造业的回流,人们总是说,美国的人工那么贵,人都懒散惯了,还会回去拧螺丝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又从何而来?总而言之,是人或人工的问题。但现在我要说,真正的问题还真不在这里。
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可以汽车行业作为一个例子:
现在,汽车制造业的成本构成大体是这样的:直接材料成本约占50%-60%,直接人工成本约占10%-15%,制造费用约占15%-25%,研发与设计成本约占5%-15%,销售与管理费用约占10%-20%,其他成本约占5%-10%。随着流水线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还在不断降低。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的是什么?人工成本其实只是整个成本中较小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是从人工的角度说,美国面临的问题,首先也不是成本高低,而是熟练工人的缺乏。
要知道,在美国最鼎盛的时期,它曾经生产了世界85%的汽车,而现在美国的汽车产业已经江河日下,其劣势并不仅仅是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其劣势是整个产业链的劣势。
而要扭转这种全产业链的颓势,是何其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竞争优势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关税的手段,驱赶资本到美国投资,重建美国制造业的产业链。
当然你可以说,这实际上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他别无选择。
不惜掀桌子,问题是胜算几何?
2024年9月30日,位于威尔士塔尔伯特港的英国最后一座炼钢高炉熄火了,从此,英国成为G7国家中唯一无法自主炼钢的国家。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19世纪,英国凭借制造业,如纺织、钢铁、造船等的垄断地位,成为“世界工厂”,其制成品出口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但到了1990年,其制造业的增加值只占国内GDP的8.59%。想起来不禁让人唏嘘。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美国面临的问题与之非常相近。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现在关于美国经济的基本假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以高科技、金融和服务业无法支撑起其庞大的经济体系,美国经济必须重新以制造业为基础。特朗普的目标就是,把美国打造成一个拥有强大内循环产业链的繁荣经济体。
其实,在美国国内,确实是有这样一条思路的,即科技立国,不少外人也深以为然。
但莱特希泽明确指出,没有制造业,创新也就失去了基础。他认为,创新,常常发生在实验室与工厂之间的碰撞。美国发明了个人计算机、半导体和核能,但如今全球半导体制造占比仅剩8%。我们前一段也讨论过美国向科技无尽探索的模式,科技创新一波接着一波,但却难以实现“创新-市场变现”的闭环。其中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缺少产业链的支撑。
现在特朗普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马上就会想到很多词,任性妄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惜代价,蛮横霸道,以邻为壑,乘乱取胜等等。这些词每个都可以用到特朗普的身上,但他不以为意,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
戈比劳王
为什么要懂 管他懂不懂
hxw
狗屁孙立平 当年导致大萧条的胡佛团队难道就没有经济学专家博士吗? 特朗普这老东西怎么想的,你不明白吗,他极具自我表现欲,但是真搞得不好砸自己的脚
用户13xxx91
真觉得
鱼见你爱衣衫
思路不错,既适合美国,同样适合中国。也一样适合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