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反制:加速全球“去美国化”进程!谁先跟进,谁的获利就越大!【下】 我国本轮反击的最大特征是全面性与精准性,34%的税率覆盖全部美国进口产品,远高于上两轮局部10%或15%。同时,我国推出一些列精准打击措施,特别是稀土。此外,我国向WTO起诉美国单边加税行为,构成“规则+制裁”的双重回应机制。我国这套措施,不仅在国际上确立了多边主义捍卫者的形象,也强化了对美国单边关税逻辑的系统反制。 从以上我国对美国的三次系列反制措施来看,面对特朗普政府挑起对华关税战和贸易压制,我国早已做好准备,在过去多年来面对美国一轮接一轮的极限施压,我国已经磨练出一整套成熟的中国式应对机制和反制流程方案。 这里提一件事。 就在4月2日特朗普出台“对等关税”之前的3月28日,北京举办国际工商界代表座谈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40余位外企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参加,代表着物流、汽车、医药、金融、机械重工、半导体、能源、原材料等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核心领域。从下面的参会名单中,可见本次国际工商界代表座谈会的“含金量”: 中方明确表示: -实践证明,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中国将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开放;保障在华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国民待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为其来华贸易投资尽可能提供便利,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中国事业舞台大,市场前景广,政策预期稳,安全形势好,正是有利于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沃土。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美作为当今世界上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第一、第二大消费市场,在对外开放和贸易全球化取向呈现天壤之别。 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愈演愈烈,对外政策朝令夕改,动辄采取长臂管辖之能事,肆意威胁他国国土安全,其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叙事,试图颠覆以WTO为核心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 正如一家美资投资机构所言: “我们现在不是评估美国的政策变化,而是评估它还能稳定几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给了世界确定性和稳定性。 这种确定性和稳定性,不仅在政策层面,更在于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已经具备了对美国正面硬刚的实力,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群起反制美国的底气。 没有了美国,地球照样转。 既然特朗普政府自绝于全球化,站在了全世界经济对立面,那么让美国孤立于北美大陆好了。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务实发展没有美国参与的全球贸易,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去美国化”,金融投资与结算“去美国化”,技术标准与规则“去美国化”,乃至在政治军事上实现对美国“脱敏”,共同加速世界“去美国化”进程,重塑全球经济贸易版图。 可以有这样一个预期: 世界呼吁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赢得全世界”的全球经济贸易整体替代解决方案。 这不,4月5日,我国官方发布了《中国政府关于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 -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各国应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相信公平与正义的国家,都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本次,我国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一次性加征34%的关税,是全球第一个反制“对等关税”的国家,以这样的速度和幅度对美进行反制,意味着我国对美国进口产品基本实现了“替代化”。 中国带了头,欧盟、东盟、日韩、印度等正在紧急研究对策方案的国家,可以在接下来跟进了。 谁先跟进,谁在未来的获利就越大。 一个信号是,4月3日,我国与欧盟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应欧盟方请求,中方决定延长对欧洲白兰地反倾销案调查期限。 在“后关税时代”,除跪舔国家外,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应该加入“去美国化”进程中来,健全或推动金砖国家、中日韩自贸协定、中欧投资协定、中国-拉美、中国-东盟、中国-阿盟、中国-非洲等达成新型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式反制:加速全球“去美国化”进程!谁先跟进,谁的获利就越大!【下】 我国本轮
物流启示通
2025-04-06 19:06: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