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彭子佳 在俄亥俄州德尔塔镇的主干道上,特朗普竞选旗帜与星条旗在风中并肩招展。加油站油泵上 "拜登选民请付油钱" 的标语仍未褪去,这座人口仅 3300 人的铁锈地带小镇,用最直白的方式宣告着对特朗普政策的忠诚。尽管特朗普 4 月 2 日宣布的 "解放日" 关税引发全球市场震荡,道琼斯指数单周暴跌 4.2%,但在这个共和党以 2:1 优势碾压民主党选区的中西部腹地,居民们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保护主义的坚定支持。 特朗普政府此次推出的关税政策堪称 "美国优先" 的极致演绎: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 10% 基准关税,对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加征最高 50% 的 "对等关税",钢铁和铝制品关税维持 25%。这一政策组合拳直击全球化产业链痛点,却在中西部制造业重镇引发强烈共鸣。 "我们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Delta Candy Emporium 经理玛丽・米勒摩挲着货架上的美国制造糖果,回忆起 Levi's 工厂迁离俄亥俄的往事。这位三次投票给特朗普的小企业主代表了当地主流民意:47% 的中西部选民认为全球化导致就业流失,63% 支持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这种情绪在德尔塔镇尤为强烈 —— 镇郊的北极星蓝思格钢铁厂自 1990 年代落户以来,已吸纳 300 名本地工人,其对钢铁关税的支持与对废金属豁免的诉求,正是产业政策落地的微观缩影。 尽管高盛警告关税可能使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升至 35%,导致核心 CPI 上涨至 3.5%,但德尔塔镇的居民似乎更关注政策的短期利好。谷仓餐厅的钢铁工人对关税政策报以耸肩微笑,农业从业者吉恩・伯克霍尔德甚至将股市暴跌视为 "抄底机会"。 这种社会韧性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普遍性。密歇根州弗林特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调整供应链,将进口依赖度从 65% 降至 42%;印第安纳州的钢铁小镇通过 "关税红利" 基金,投资职业培训项目以提升工人技能。 当纽约股市因关税预期暴跌时,德尔塔镇的居民正用行动书写另一种经济叙事。他们在 TikTok 发起 #BuyAmericanChallenge 话题,用短视频记录本地消费场景;在镇公所举办 "关税知识讲座",邀请经济学家解读政策细则;甚至成立 "关税监督委员会",监督政府补贴的发放与使用。 这种 "草根保护主义" 运动正在中西部扩散。印第安纳州的 "钢铁工人联盟" 组织跨州游说,要求扩大关税覆盖范围;密歇根州的农民合作社与加拿大同行建立跨境易货贸易,规避关税壁垒。这些微观实践,正在重塑全球化退潮时代的地方经济治理模式。 德尔塔镇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全球化红利消退的今天,任何政策选择都意味着代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为中西部带来短暂的产业复兴,却加剧了社会分化与经济风险。正如布鲁金斯学会警告的,当 "公平" 成为政治口号,其背后往往隐藏着难以承受的代价。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有时你必须赴汤蹈火”,美国中西部支持特朗普关税
亚太日报
2025-04-06 21:19:50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