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对谁错?”黑龙江一女子花10元买了一根甘蔗,要老板给她榨成甘蔗汁,老板榨出来一杯后,女子不乐意了,再三向老板强调买的是一根,不是一杯,老板称一根就只能榨出来一杯,机器里剩余的汁跟女子没关系,网友:人家买的是一根,你只榨一根,搁谁都会有意见吧! “老板,你这甘蔗汁怎么卖啊?”女子走近摊位,饶有兴致地询问道。“10块钱一根,现场给你榨,保证新鲜!”老板热情地回应。 这个价格听起来很实惠,女子二话不说掏出钱来,她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即将到嘴的美味。然而当老板启动榨汁机,把一根甘蔗放进去开始加工时,事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随着机器嗡嗡作响,金黄色的汁液如柱顺流直下,很快就在杯中盛满了。 就在女子以为自己马上就能品尝到香甜的甘蔗汁时,老板却把甘蔗从机器中取了出来,停止了榨汁,女子一脸疑惑,她觉得这不对劲。 “老板,我买的是一整根甘蔗,你怎么才榨了一杯就不榨了?”女子追问道。 “一根甘蔗就这么多汁,我已经全部榨出来给你了。”老板耐心地解释。 “那怎么可能?机器里明明还有剩的,那些都是我的呀!”女子并不认同老板的说法。 “机器里多余的那些是之前给别人榨剩下的,跟你这根甘蔗可没关系。”老板据理力争。 就这样,一场关于一杯甘蔗汁的争执在市场上上演,女子坚持认为自己买的是一整根甘蔗,无论榨出多少汁都应该属于她。而老板则强调一根甘蔗就只能出这么一杯汁,多的都与这位顾客无关。 争执愈演愈烈,女子情绪激动,大声质问老板是不是在用套路欺骗消费者,引得周围群众纷纷侧目。而老板面对女子的质疑也并没有退让,坚持自己的观点,一时间僵持不下。 女子的遭遇很快就传到了网上,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一些网友对女子的遭遇表示同情,觉得她的诉求很有道理,“明明就是按根卖的,凭什么不给人家多余的汁?这不是明摆着的套路吗?”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我以前也遇到过,明明压榨剩下的汁还不少,可商家就是不给,太不地道了!” 当然,也有人提出,商家标价一根10元,如果榨汁量超出预期,商家岂不是要亏本? “要是遇到个特别多汁的甘蔗,岂不是一杯就亏大发了?生意哪有这样做的。” 还有人认为,消费者应该理性对待,“10块钱一杯已经很实惠了,何必非得计较那一点点剩余的汁不可呢?” 事实上,作为消费者,我们在购物时确实应该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尤其是面对一些计价方式不透明、存在模糊空间的商品和服务,更要谨慎对待。 在付款前,不妨与商家仔细沟通,明确购买的数量和质量标准,以避免事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理性和宽容的态度看待问题,不能一味地揪着细枝末节不放,而忽视了商家的合理利益。
“黑龙江这个警察火了!!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