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中国小伙掉入南大西洋,靠喝鸟血、吃鲨鱼撑了133天。然而,一架路过的货船上有个人看见他后,大喊:别救! 听到这话,小伙顿时感到无比绝望,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他只能暗暗给自己打气,对自己说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遇到获救的机会。 因为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他被很多人记住了,不过相比于他的真实姓名潘濂,人们更加熟悉“中国的鲁滨逊”和“现实版少年派”这两个称呼。 很多人小的时候都看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对于日复一日重复着单调生活的普通人来说,鲁宾逊的经历既让人同情,又让人十分羡慕。 这个问题的答案,潘濂再清楚不过了。 他从小在中国海南的一户家庭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位收徒传艺的武师,很小的时候,潘濂 就开始跟着父亲一同卖艺。 尽管父子两人经常忙忙碌碌,但是收入却极不稳定,好在生活的贫困不但没有击垮这家人,反而让他们养成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因为要帮父亲分担生活的重担,潘濂很早就不再上学了。 随着年龄渐渐大了一些,父亲将他送到了香港一艘海轮上当船员,潘濂也十分珍惜这个机会。 当学徒的几年里,他每天都睡得很晚,起得又早,恨不得将一天当成两天来用。 这段经历不仅让潘濂得到了一定的成长和锻炼,也为他之后到一家英国轮船公司名为“贝洛蒙”号的商船上担任侍应生打下了基础。 虽然是英国商船,但是上面却有不少中国人,潘濂丝毫不会感到孤单。 这里的生活令他十分满意,不仅收入相当可观,还有很多的休息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是这艘船也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由英国政府直接管控,平时在海洋上航行的时候,总是形单影只,既没有可以停靠的母港,也没有一艘军舰护航。 幸运的时候可以安然无恙,但是一旦遭遇其他潜艇的袭击,基本上就只能认命了。 1942年11月23日,“贝洛蒙”号在航行的途中十分不幸遇到了一艘德国U型潜艇,伴随着刺耳的爆炸声,鱼雷击中了潘濂所在的商船。 如果不是因为他反应敏捷,在发现不对劲之后,就火速穿上救生衣跳进大海,很可能就会和船上的其他人一样遇难了。 相比于船上遇难的50多名船员,潘濂是非常幸运的,至少他还拥有宝贵的生命。 但是在茫茫大海上,要如何生存下去,何时才能被人搭救成为了困扰潘濂的难题。 想办法活下去对他来说成为了最迫切的需求,人是铁,饭是钢,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食物问题。 他将自己拥有的水和食物进行了认真规划,依靠着这些东西,短时间撑下去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长时间就靠着这些食物生存,简直就是百日做梦。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食物所剩无几,潘濂开始制作简易的工具,抓捕海鸟、钓鱼充饥,靠喝鸟血、吃鲨鱼他撑过了一天又一天。 一日,潘濂突然看到一架路过的货船,他拼命大喊,希望对方能救救自己,然而对面的反映却直接给他破了一盘冷水,船上的人看见他后,直接扔下了一句:别救!就开走了。 潘濂认为,船上的人之所以不救他,是因为他的黄皮肤,多年过去,潘濂依旧对此耿耿于怀。 还有一次,两架飞机碰巧路过,发现了潘濂,但是因为当时的天气条件十分恶劣,最终也没能成功救走他。 终于,在海上漂流133天后,潘濂获救了,几位巴西渔民将已经昏迷的他送到医院进行治疗,这才让潘濂重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1942年,一个中国小伙掉入南大西洋,靠喝鸟血、吃鲨鱼撑了133天。然而,一架路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4-07 17:28:4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