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父亲不到 20 岁就牺牲,如今 83 岁的女儿在 AI 的帮助下,首次看到了“复活”的父亲…… 1941年,家住江苏省南通市的17岁少年郝锦山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参加革命。 自从日本全面侵华以来,在中国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郝锦山亲眼目睹日军暴行后很是愤怒,因此作出了这个决定。 他是家中独子,而且二老生他时年龄已经很大了,家里面根本不支持他去参军。 但郝锦山还是趁家里人不注意,偷偷跑去报了名。 郝锦山的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很是生气,亲自跑去部队“要人”。结果郝锦山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去。把父亲气的够呛,但也只能从了他。只要求儿子有空回趟家,给老郝家留个后。 这一点郝锦山倒是做到了,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因为战事紧张的缘故,女儿出生之后,他只在部队路过村子时见了襁褓中的女儿郝蕴兰一眼,留下一句:“虽是女儿,也要让她好好读书”就匆匆离去。 1943年4月,郝蕴兰4个月大时,郝锦山就牺牲了。 郝锦山牺牲了,妻子也继承了丈夫的遗志参加了革命。但这样一来女儿就没人照顾了,总不能托付给年事已高的老人吧。 好在,村里的街坊邻居们知道她家的情况之后,主动承担起来为烈士照顾遗孤的重任,今天东家养,明天西家照顾。 郝蕴兰长大后,没有辜负亡父和母亲的期望,考上了南京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公务员。 如今,郝蕴兰已经83岁高龄了,她生活在苏州干休三所,生活美满。唯一的遗憾就是对父亲完全没有印象,只能通过父亲的遗照想象。 好在如今科技已经十分发达,郝蕴兰的遗憾也在AI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 这一天,相关人员带着笔记本找到郝蕴兰,告诉她,通过AI,郝锦山烈士将陪你“说话”。 果然,电脑中的“郝锦山”就跟真的活过来了一样,对已经83岁的“女儿”说:“蕴兰,很遗憾没能陪你长大。家里还好吗?日本侵略者被赶走了吗?你有没有好好读书?” 虽然明知道电脑里传出的声音并不是父亲真正的声音,父亲也不可能“死而复生”,但郝蕴兰还是激动的难以自拔。高兴的说道:“好,很好。你牺牲两年后,抗战就胜利了,全国人民也过上了好日子……” AI虽然不能真正让“死者复生”,但却可以对生者予以安慰。服务于人民,这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今年清明,毛主席嫡亲后辈们一起回韶山老家祭祖!不远千里结伴奔赴而来,在伟人故居前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