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750,他逆天考了749分,瞬间成为全国的“名人”,清华大学也向他抛来橄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4-07 23:07:56

高考满分750,他逆天考了749分,瞬间成为全国的“名人”,清华大学也向他抛来橄榄枝。可当他的照片被贴在光荣榜上时,却有人不屑地说:“这长相,贼眉鼠眼的,状元就长这样?即使上清华,也不会有出息……” 山东永春高中的高考光荣榜前,人群熙熙攘攘。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指着照片上那个面色稍显成熟、表情严肃的男孩,对身边的朋友摇头说道:"这就是今年的状元?这长相,贼眉鼠眼的,状元就长这样?即使上清华,也不会有出息……" 这张引发争议的照片上的主角,正是2004年山东省高考状元王端鹏。然而就是这位被人以貌取人的年轻人,在当年的高考中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749分,距离满分750分仅一分之差。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高考结束的那天。当大多数考生忐忑不安地走出考场时,王端鹏却显得格外平静。这种沉稳并非源于盲目自信,而是来自多年积累的实力与把握。成绩公布那天,当看到他的文化课总分高达729分,加上奥赛获得的20分加分政策,总分达到749分时,即使是他的父母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数学149分,语文138分,英语142分,理综满分——这样的成绩单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轰动。媒体争相报道这位"考神"的故事,人们好奇这样一位天才是如何炼成的。 谁能想到,这位高考奇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父亲和母亲都是人民教师,家境并不富裕。王端鹏从小就与同龄人不太一样。当班上大部分孩子还难以集中注意力十分钟时,他已经能够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全神贯注地钻研难题。更令人惊讶的是,面对困难问题,他展现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有时为了解开一道难题,他能够废寝忘食地思考计算,直到找到答案为止。 "我儿子从小就特别自觉,我们几乎不需要督促他学习。"王端鹏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他不仅学习好,还会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 青春期的王端鹏有个特殊之处——他不像其他男孩那样迅速长高,反而开始长胡子,皮肤也比同龄人显得粗糙。这使得他站在同学中间,常被误认为是"别人家长"。加上他平日里不修边幅、穿着朴素,在一些人眼中,他就成了典型的"书呆子"形象。 然而,实际接触过王端鹏的人都知道,他远非外界想象的那般刻板。在获知高考成绩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现得沉稳而不失幽默。面对那些关于他外表的质疑和冷嘲热讽,他只是淡然一笑:"我从来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重要的是我能做什么,而不是我看起来像什么。" 这种处变不惊的态度,正是他能在中考时以全区第四名考入重点高中,又在高中期间多次在数学奥赛中获奖,最终在高考中几乎拿下满分的关键所在。 2016年,斯坦福大学化学系的会议室里,一位美国企业高管正热情洋溢地向王端鹏描绘未来:"年薪100万美元,入职即获美国国籍,你将带领我们的研发团队,前景不可限量。"这已经是第三家向这位中国留学生抛出橄榄枝的国际大公司。 不出所料,当年那个高考749分的"学霸",在清华毕业后继续保持着突出表现。他先后被杜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录取,分别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习。十多年的求学之路,王端鹏从未止步,也从未辜负那些期待他成功的人们。 "你会接受这个offer吗?"当消息传回国内,很多人认为答案不言而喻。留在美国,年薪百万美元,这难道不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吗?网上甚至有人断言:"像他这样的人才,肯定不会再回国了。" 然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王端鹏婉拒了所有国外公司的邀请。当被问及原因时,他半开玩笑地说:"我吃不惯外国菜,还是想回家。"这个看似轻松的回答背后,隐藏着一个年轻科学家对祖国的深沉爱意。 实际上,王端鹏早已了解到国内在高分子化学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正是这种差距让他做出了归国的决定。2017年,他回到中国,加入了中国科学院,成为一名专注于高分子化学研究的科学家。 回想起清华大学的那段时光,王端鹏至今仍充满感激。"清华是个'众神云集'的地方,"他在一次校友聚会上说道,"那里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清华四年,他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即使作为高考状元,他也从不自满。除了专业课程,他还广泛涉猎各类知识,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科研项目,完全打破了人们对"书呆子"的刻板印象。 如今的王端鹏,已经远离了公众的视线。与当年媒体争相报道不同,他选择了低调地在实验室中度过自己的时光。那些曾经评价他"贼眉鼠眼"、"不会有出息"的声音早已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而他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应。 当年的同学李明(化名)回忆道:"我们当时就知道端鹏不是普通人。他不仅学习好,还特别乐于助人。每当有同学遇到难题,他总是耐心地讲解,从不摆出状元的架子。"

0 阅读:52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