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家建议“对美国以外国家零关税”:这是要玩大招吗?
最近,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对中国进口的美国以外国家商品,统统免关税! 这个提议虽然还没被官方正式采纳,但已经引发国内热议。这种办法旨在通过差异化关税策略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单边主义,同时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战略建议中提出“三个零”框架,即到2030年实现:
对美国以外国家关税降至零; 外商直接投资准入限制减至零; 产业补贴降至零。同时推动“一个三零”目标,即消费内需增加30%(约3万亿美元) 为啥要这么干?个人认为核心目标有三个
1. “打脸”美国的关税大棒
美国一直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比如对华3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搞得中国企业叫苦不迭。专家们说,如果咱们对其他国家商品“零关税”,其他国家的产品就能更便宜地进入中国市场,这样美国的关税政策就“失效”了——企业宁愿去中国做生意,也不愿被美国的高税“坑”。
2. 让中国当全球供应链的“C位”
中国制造需要很多进口原材料和设备,比如造芯片的机器、造新能源车的零件。如果这些进口商品不用交税,成本能降12%,中国企业就能更便宜地升级技术,继续当全球产业链的“中间商”。
3. 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规则
像CPTPP(跨太平洋伙伴协定)这种高水平自贸协议,要求95%商品零关税。中国如果先搞“零关税”,就等于提前“热身”,以后加入这些协定就更容易了。
这招是妙手还是冒险?专家们想用“零关税”逼出三个效果:打美国脸、逼自己产业升级、为未来铺路。但风险也很大,万一国内产业扛不住,可能引发失业潮;或者人民币汇率波动,反而让老百姓生活更贵。所以政策能不能成功,关键看能不能“稳中求进”——既开放市场,又保护好自己的产业。
总之,这事儿现在还在讨论阶段,但能看出中国在贸易摩擦中想“玩把大的”——用开放倒逼改革,但成与不成,还得看后续如何操作!
用户16xxx20
这种说白了就是让中国替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是,中国现在总量全球第二。但你考虑过人均吗?中国多少农民?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养活的低端工人?你来养活?祸国殃民的言论。这博主就该拉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