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透露,自家小婴儿戴了手环还是被抱错了,于是她提醒大家,新生儿出生后一定

代码诗人 2025-04-08 13:10:29

上海,女子透露,自家小婴儿戴了手环还是被抱错了,于是她提醒大家,新生儿出生后一定要观察其特征,并且在宝宝去洗澡、检查的时候,大人一定要跟紧。 据豫视频4月7日报道,一位刚刚升级当妈妈的女子对着镜头透露,自己的宝宝戴了手环。但是护士抱回来后,她就发现不对,这个小婴儿不是自家的。 后来她说出自己小婴儿的特征后,护士意识到是手环带错了,于是赶紧去把女子的小婴儿调换回来。 原来,护士并非有意疏忽,而是在工作期间发现两个小婴儿的手环掉下来后,给互相带错了。 幸好女子有先见之明,对自己孩子的特征了如指掌。所以当抱回来的婴儿不符合自家孩子特征时,她马上提出疑虑,才纠正了这个错误,没有产生严重后果。 不过女子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她想到自己是因为细心,能认出自己的小婴儿;那如果是粗心的父母,有可能就将错就错了,等孩子长大了,才可能发现问题。 于是,她赶紧发布信息,提醒网友们不要仅凭手环、脚环去辨认孩子,因为这样会有误差。 护士要照顾的婴儿数量众多,而孩子又要洗澡、检查,甚至照蓝光。 小婴儿在保温箱里并非一直安静睡觉,他们很好动,这时手环、脚环脱落的情况很容易发生。 如果在这期间护士一时疏忽,就可能把小婴儿的手环带错。 虽说这是护士的责任,但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对方的责任就不管不顾,一定要睁大眼睛,辨别清楚自家孩子的长相。 女子还得出经验:小婴儿一生下来一定要拍照,因为小婴儿长得都差不多。还要细致地去观察区分孩子的面部、耳朵轮廓,甚至留意头发有没有漩涡,身上有没有胎记、痣。 一旦牢记住孩子身上的特征,护士抱来孩子时,就能第一时间确认是否正确,这样便能万无一失。 她还提醒大家,一定要跟紧护士。当护士抱孩子去洗澡、检查或者照蓝光的时候,要寸步不离,孩子抱出来就马上辨认,务必做到细致入微。 有网友看到女子发布的信息后,心中突然一惊,因为自家孩子长得不像自己和老公。 当时想着当天只有自己一个孕妇生产,所以没有多想。但现在想想,虽然当天只有自己一人生产,可孩子也抱去洗过澡,会不会出现抱错的误差呢? 当然,希望这位网友只是自己吓自己,不要真的发生意外。 不过大家看到女子发布的信息后,也深有感触,觉得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真的要用心对待孩子,不要仅凭手环、脚环去辨认,否则真的容易出现错误。 一、怎么样防止护士将小婴儿抱错?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为防止护士抱错小婴儿,医院应从制度与管理层面发力。首先,落实严格身份识别制度,给新生儿佩戴包含母亲姓名、床号、婴儿性别等关键信息且不易损坏脱落的手环、脚环,如采用一次性、防拆型材质。 其次,建立规范的交接流程,每次医护人员交接婴儿时,必须依照标准流程,至少核对两遍身份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字。 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定期开展防止抱错婴儿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其责任意识与操作规范程度,降低因疏忽导致抱错婴儿的可能性。 二、家长在这期间应该做好怎么样的工作? 从法律角度看,家长对孩子负有监护责任,在医院期间要积极保障孩子身份的准确性。 家长要在婴儿出生后,第一时间仔细观察并记住婴儿的身体特征,像胎记、痣的位置和形状,头发的疏密程度、发际线特点等。 并且要时刻留意婴儿手环脚环信息,查看是否与自身信息一致,若出现模糊、损坏或信息错误,马上要求医院更换。 在护士抱婴儿去洗澡、检查、照蓝光等离开家长视线的情况时,家长务必全程陪同,不要因医院承诺负责就放松警惕。 一旦发现婴儿有任何与自身孩子特征不符的情况,及时与医院沟通确认 ,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避免抱错婴儿事件发生。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0 阅读:17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